(一)-第2/5页
赵宣子微微皱眉,还不等他有所回应,姬欢的声音接踵而至,“如果他没能守住盟主的位置,寡人死了,都要怪罪于你。”听到这话,赵宣子顿时收敛思绪。可他只说了一声“是”,便听到床前传来了巫师的节奏缓慢的呼喊:“君上薨逝了!”
咚!咚!咚!
三声响彻整座宫廷的悠扬鼓声,为这严冬的夜晚蒙上了一层哀霜,这年纪轻轻便续霸中原的晋国君主,轰然病逝。
……
沉重的黑暗中,一张昏黄的面孔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异常的诡谲。赵宣子从回到家便一直坐在在书房内,只留案旁一缕闪闪跳动,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的烛光照亮。良久,火光熄灭,书房归于一片黑暗。
“去将阳处父和荀林父请来”,漆黑一片的书房内,那道模糊的身影传出声音,无人应答……
阳处父和荀林父抵达赵府,已是半个时辰后。赵宣子端坐在书房内,此时书房已被四台形状像树一样,上下各分出十六枝顶部支撑有铜盏的青铜烛台照得明亮。案上袅袅茶雾升腾,见到两位大臣相继而来,赵宣子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深夜将两位大人请来,实在是多有叨扰,请坐。”他抬手示意两位大臣入座早已备好茶汤的案几旁。
“不知赵大人深夜召我等而来,是为何事?”荀林父抬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杯,便首先开口问道。
荀林父时任卿大夫一职,当年随先君晋文公征战沙场,立下过汗马功劳。他性格多变,但是天资聪颖,虽然只是大夫一职,但在朝堂上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一旁还在低头喝茶的阳处父闻言,也轻轻放下茶杯,抬头看向赵宣子。
赵宣子见此,缓缓开口,“自文公称霸中原,传至襄公,家业庞大,然而如今襄公薨逝,秦国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国不可一日无君,我深夜唤二位来此,正是商议拥立新君之事。”
“襄公有遗嘱,当立世子夷皋为君。”阳处父开口说道。
“二位”赵宣子面色严肃,坐直了身体,眼睛却盯着面前不远处的荀林父,“夷皋是世子,君上贤明,遵礼法,循祖制,立世子自是理所应当”,“可现如今时局动荡,晋国虽然是中原盟主,但是上头,不还是有个周王室吗?南方的楚国早就对中原虎视眈眈了,更何况我们西方还有兵强马壮的秦国,自襄公即位以来,年年征战,二位可不要忘了,夷皋是谁的孙子?”
荀林父闻言微微皱眉。赵宣子和阳处父是同一派系,朝堂上下无人不知,可晋襄公立有遗嘱立世子夷皋,赵宣子这话明显又是对他说的,而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是要违背晋襄公的决定。此时荀林父也有些为难,然而只是沉吟片刻,他便开口道:“赵大人可有安排?”
先不急着表态,探探赵宣子和阳处父的口风。
“国不可一日无君。”阳处父听到赵宣子的话,脸色也是有些凝重,然而却不像荀林父那样,他轻叹一声,“可我已经老了,如今只想安享晚年,册立新君的事,只要周王室认可,只要有能臣辅佐,老夫便不会过多干涉。”
赵宣子听到两人表态,当即露出笑容。
……
襄公七年,天降大雪,匍匐在绛城中心的庞大建筑群,宛如一只猛虎一般,雄视中原大地,这里是晋国的中枢,也是某种意义上,整个中原的中枢。但凡从这群宫殿内发出的决策,无不能影响整个中原局势的变换。
宫廷门外,文武百官已无声无息地汇聚而来,各自按品级站位,静静的矗立在任是漆黑一片的雪夜之中。
大雪纷飞,落在如雕像般站得笔直的官员们的脸庞和官服上,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挥手或抖动身体将其抖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