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高阶



这天,江归在实验室记录数据时,接到了刘长春的电话。

 “喂,江归吗?”

 江归用头和肩膀夹住话筒,轻轻嗯了一声。

 “你看见这两天的江州日报了吗?”

 江归一顿,放下了手中的笔。

 “没有,出什么事了?”

 刘长春言语中夹杂气愤,把报纸的大致内容,给江归复述了一遍。

 前半部分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把温玉珠从开汉堡店,到开中餐馆的经过复述了一遍。但,报纸的后半部分,却在曲解她开中餐馆的目的。

 原本,这只是公司行为,属于营业范围的调整。但是在江州日报的这片文章上,温玉珠开中餐馆的目的,变成了“畏罪潜逃”。

 尤其是最后一句,“如果每个经营者都能向蛇一样蜕皮,那我们的胃谁来守护!”

 话筒里,传来刘长春厚重的呼吸声。

 “太气人了!颠倒黑白!出事被查封的明明是麦杰汉堡!”

 江归沉默不语,他的手中,紧紧攥着钢笔,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现在的记者都怎么了?一个个的眼瞎!”刘长春补了一句。

 “长春,我这两天没看报纸,你帮我看一下,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是谁?还是不是原来抹黑麦乐的那个记者。”

 一阵“哗哗”翻报纸的声音过后,刘长春清了一下嗓子。

 “不是,原来那个记者叫刘建国。这个记者叫沈琴琴。”

 江归眉眼深了几分,透出阴鸷的气息。

 “看来,换了一个对手。”

 对面的刘长春却笑了,非常不屑。

 “江归你放心,我刘长春的笔杆子,谁也没输过!我现在就写一篇社论,驳斥他们。”

 “谢谢。”

 江归轻声低语。

 从江归最终听见这两个字,刘长春很是意外。在他的印象里,江归轻易不说话,但凡是要说话,就因为非说不可。

 挂掉电话后,江归潜心开始试验内容。

 他现在正在攻克一种新型通讯用的线缆,如果成功,国内的通信基础设施,就会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江归屏气凝神,用心观察试验箱里的金属条。

 这一看,就是大半天。

 江归再抬头时,已经是夜幕低垂。

 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江归抬头看了看钟,时针指在了7点。

 他换上便装,径直走出研究所的大门。

 七点多,研究所门外人烟绝迹,大家都已经下班回家。

 而“独一居”内,气氛迥然。这是一天最忙碌的时候。

 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都想品尝一下她推出的新品,酱爆鱼香肉丝。

 “你们瞅瞅,这鱼香肉丝怎么做的啊?哎呦,这肉嫩的啊,像是要出水似的!”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客人,用筷子夹起一条粉嫩的肉丝,在空中抖着。

 一旁的妻子打趣道:“这人家老板的绝活,还能让你看透了?”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把琢磨肉丝的事情当成了乐趣。

 就在这时,另一桌的客人们讨论起来。

 说话的是个胖男人,“看今天的电视新闻没?这家饭馆可又上电视了喂。”

 “啥事儿啊?”

 旁边桌的客人凑过去。

 胖男人来了兴致,他咧了咧嘴,“江州日报说,这家店原来叫麦乐汉堡,后来做不下去了。改做中餐了!但是江州晚报辟谣了,说汉堡和中餐,本来就是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只不过是早晚开店而已,不是什么做不下去。”

 旁边的客人讥笑起来,这是个不到三十岁的男人,鼻梁上架着一幅玳瑁眼镜。

 “那份报纸我看过,说实话,我觉得记者有问题。”

 “怎么说呢?”

 围上来的食客越来越多。

 “这记者啊,好像在可以混淆麦乐汉堡和麦杰汉堡的关系。麦杰,就是前段时间上电视那个,用走私肉那个!”

 “呦,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呢!”胖男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是啊,他们就不是一家,麦杰汉堡偷了麦乐汉堡的配方。现在老板都坐牢了。”

 “哦!”客人们恍然大悟。

 眼镜男转过身去,江归冲他抬起大拇指,“老刘,你厉害。”

 刘长春得意的扶了扶镜框,“江州晚报嘛,我是临时记者。”

 温玉珠从烟熏火燎的厨房里挤出来,她刚站在门前喘口气,就看见江归和刘长春在店里吃饭。

 下一秒钟,江归也看见了温玉珠。

 “你等我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