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难道他也想分一杯羹?-第2/4页



   孙主任连连点头:“嗯,应该就是这样,东城,你建窑有合法手续,有张所长给你把关,怕什么!好好干就行了。”

   “不过。。。。。。”张所长好像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赵东城和孙主任都一起看向他。

   “我刚想起了一个漏洞,在办手续的时候,为了尽量加快速度,在承包集体荒地建窑这一项上,承包合同有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甲方签字上,乙方签字是你,甲方后来签成了六组全体村民,这肯定是不严谨的。”张所长沉思着说。

   “那怎么办?”赵东城不觉有些紧张。

   “问题也不是很大,一方面,民不告官不究,另一方面,那些地毕竟有其特殊性,特事特办也是有过的,只要以后条件成熟了,补办一份正式的承包合同就可以了,现在你尽量团结好你组里的村民,不要跟他们有啥大的矛盾。”张所长安慰他道。

   “嗯,谢谢张叔提醒,我会注意的。”

   赵东城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眼看着也快到午饭时间了,他诚心诚意地邀请张所长和孙主任一起去饭馆吃饭,但两个人都婉拒了。

   张所长拍拍他的肩膀:“等你站稳脚跟,赚了大钱,我可能会不请自到。”说着跟孙主任相视而笑。

   回到窑厂后,赵东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周顺昌为什么要添油加醋地吓唬自己呢?

   难道他真的是想分一杯羹,但又不好直接说,而用这种方式提醒或者逼迫自己吗?

   一想到这里,赵东城的犟劲又来了:要地的时候,你推三阻四不闻不问,现在看着窑厂要赚钱了,就想着要插一杠子不劳而获,凭什么?!

   你不是想用民意来压我吗?那好,我就让你看看,民意是向着我还是向着你!

   赵东城自我感觉良好,平心而论,他没有做过对不起自己六组村民的事,人心都是肉长的,他相信六组的村民不会故意跟自己过不去。

   赵东城决定,破解周顺昌的不义图谋,从自己六组内部解决问题。

   他先找到自己的几个贴心人,到六组所有的人家去咨询,让他们只问两个问题:一,你对

   建窑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二,你有什么要求?

   答案很快就反馈了过来,几乎所有人家都能理解赵东城要地和建窑的艰辛,认为这事都是他一手办成的,自家也没出一分钱,现在窑厂虽然开始赚钱了,但自家也不能见钱眼开。至于有什么要求,差不多都是希望以后能常年在窑厂里打工,工资靠得住就行,说到分红,赵东城能给多少就是多少,他们不强求。

   乡亲们太善良了!赵东城想。

   这怎么跟周顺昌说的天差地别了呢?

   当然,也有个别人牢骚满腹,甚至要求把地还给沟北的人,说什么宁愿不要那些地,也不想让赵东城靠这些地发财。

   因为这些人本来就对自己有意见,所以,赵东城也没觉得有啥奇怪的。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赵东城就心里有数了。

   但他还是决定,按照跟周顺昌说好那样办,开组员会议,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下,不是选出代表,而是六组的人家全体参加。

   为了不耽误大家白天干农活,开会的时间定在了天将略黑的时候。

   六组在老村行政村也不算大组,几百口人,大家一听说是为了承包款的事,当然是满心欢喜,能来的就都来了。

   赵三柱家院门前的那块空地上,黑压压的或蹲或坐了一大片,赵三柱从自家院子里扯出一个灯泡,挂在一棵小树上,灯泡是100瓦的,看起来很亮了。

   人们在窃窃私语,没有人大声说话,甚至听不到有人提起承包款的事,说得都是一些废话。

   赵东城蹲在赵三柱家的院墙根处,也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吸烟,他在等周顺昌,他想让周顺昌先讲,因为这个事直接和自己有关,他不好说。要是别人的事,赵东城觉得自己三言两语就能给解决了,他办事喜欢干净、利落,不喜欢拖泥带水。

   周顺昌怎么还没有来?

   他让自己先把人召集起来,说他随后就到,可现在大家已经等了很久,有好多人都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不停的蹲下,站起来,站起来,又蹲下,甚至有人扭头回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