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这是吃饱了没事干了-第2/3页



   来的人都不言声。

   周顺昌看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只好又说道:“好啦,你们都先回去,晚上行政村干部和各组组长都到我这里开会,这事无论如何都必须想办法解决掉。”

   晚上开会的时候镇里把点干部徐海彪也来了,秦辉在这里把点不到一个月,就调到别的行政村去了。

   这徐海彪年龄也不过30多岁,生得五大三粗,模样很是生猛。

   他是大嗓门,还没坐下来就嚷开了:“我就不相信几棵树苗子都分不下去,你们跟我硬分,谁不要把名字给我记下来,我倒要看看都是谁,敢跟镇里对着干!”

   有人不以为然:“硬分怎么分?他不要你能塞给他?你塞给他了,他不种也是枉然。”

   徐海彪吼道:“种不种随便,钱照收!”

   赵东城想,这不是不讲理吗?他对这种作风很看不惯:“现在不是旧社会了,跟群众来横的有时候行得通,有时候就行不通,象这树苗的事情,就不能硬逼,不然闹出事来我们都承担不起!”

   徐海彪正要瞪眼,周顺昌说话了:“我看这样,先别和群众说要钱的事情,就说这树苗不要钱了,白送,等秋后加在统筹款上就是了,加上去也不要说。你们组长应该分的树苗钱就不要了,这样还有啥意见?”

   组长们听了也没见有多高兴,在各想各的心事。

   徐海彪立即附和:“对,这是个办法,就这么办!”

   组长们仍不说话,周顺昌接着道:“我可跟大家说清楚,回去不要说漏了,事情办砸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他正要宣布散会,赵东城忽然问:“树苗种在哪里有没有规定?”

   周顺昌想了想:“最好以组为单位匀出一片空地,专种苹果树,这样好看,也好管理。”

   赵东城建议:“不如行政村出面,从各组匀出一些地,然后把这些地连成一片,将这些树苗种在一起,形成规模,这样以后有可能会产生大的效益,要是栽得一小片一小片的,很难引起大家的重视。”

   各组组长纷纷表示赞同,但周顺昌不同意:“这样做很麻烦的,行政村现在工作正忙,腾不出时间管这个事,还是以组为单位吧,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了。”

   徐海彪摆摆手:“好啦,都回去吧,有啥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光指望领导。”

   赵东城回来一说,村民们都将信将疑,心想,有这样的好事?难不成天上真掉馅饼了?

   有人问:“统筹款上真的不加这笔钱了?”

   赵东城实话实说:“周书记是这样说的。”

   “那到时候他说话不算话咋办?”

   赵东城一脸茫然:“那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他不想昧着良心把话说死,这样说他心里平衡一些,也给自己留条退路。

   正当大家犹豫不决时,赵三柱忽然表了态:“反正说过不要钱了,到时候要钱也不给!”

   他说着就去挑拣树苗,其他人就急了:“哎,你别光捡大的,剩下小的给谁啊。”

   接着就一窝蜂似地去抢,转眼就抢了个精光。

   赵东城笑道:“看看,一说不要钱都发疯了,刚才还说不要哩,这阵又抢起来了。哎哎,咋连我的也给抢了,一口人6棵,谁多拿了谁还回来。”

   大家就蹲在地上数了起来,拿多的就把最小的树苗挑出来丢到旁边。

   赵东城看了苦笑:“这给我剩下的是啥呀?总不能都给我小的吧?”

   大伙都咧嘴大笑,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调换,他也只好作罢。

   匀地又出现了麻烦。

   大家都想把这些苹果树苗随便栽在角落里算了,也不指望它们以后能结出苹果来,他们真是把这些树苗当成不花钱的东西了。

   赵东城这回没依大家的,坚持统一种在一起。

   最后总算在南地村边找到了一块地方,那里离村子近,种庄稼容易被牲口糟蹋,长不住,各家又都有一点,种苹果树正合适。

   组员们理所当然地一致同意,因为很多人家在这里本来就啥也没种,现在派上用场了,那就正好。

   不到一上午的时间,树苗就都栽齐了。

   赵东城又提议让空军爹常年护理这些树苗,因为空军爹在东北林场干过,懂得这方面的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