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两人相视一笑,俨然一对恋人的模样-第2/3页



   母亲就笑了。

   赵东城吃罢晚饭,本想到几个伙伴家里去玩一会,但想了想却没有去,而是到旁房里睡下了,他最近不在堂屋里睡觉了。

   他一直睡不着,心里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欢喜还是忧愁。

   他觉得自己今天的想法有些奇怪,以往自己怎么没有这种找对象的迫切感呢,好像是忽然之间,他就彻底改变了以前自己对婚姻的看法。

   浪漫的幻想与现实的婚姻哪一个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一直困惑了很久,也因此吃了不少的苦头。

   看到比自己小的伙伴都一个个地结了婚,有了娃,他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也总得有自己的媳妇儿,至于自己喜欢不喜欢她,他现在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家。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在他的心里一直就是有的,只是他始终不想面对罢了。

   生活是实在的,具体的,有时候甚至是残酷的,那不是一个人想不想面对的事情,而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全村那么多仅仅只见了一面,就结了婚的人家,现在不是都生活得好好得吗?

   可见,男女之间的白头偕老,并不需要结婚前的相知相爱,所谓婚姻,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结合罢了,简单点说,就是搭伙过日子,它的形式是男女同居,它的目的是生养孩子,至于别的,全是扯淡!并不像书上讲的那么复杂。

   赵东城现在就是这么想的,他以此来安慰自己,就像今晚。

   第二天一大早,郭婶就来催促,叫赵东城赶快准备,说是紧早不紧晚的。

   赵东城母亲简单地做了些饭,让赵东城匆匆地吃了,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找出一套较新的衣服,让他换上。

   赵东城嘟囔道:“还用这么费事吗?”

   母亲道:“相媳妇,大事哩!”

   赵东城也就换了。

   他这边准备好了,郭婶那边却还在忙乎着,等到郭婶把自家里里外外招呼停当,太阳已经爬到树梢上去了。

   二人赶紧出发。

   老村离郭庄有四、五里路的光景,赵东城本想用自行车驮着郭婶去,郭婶说路不好走,怕摔跤,还是走着吧,稳当,于是就走着。

   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

   郭庄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赵东城来相亲,也就没有几个人注意他,这也让他心安了一些。

   郭婶把赵东城在哥哥家里安顿好,就立即去通知女方家。

   不大一会儿,那女孩来了。

   赵东城趁她还没有进得屋来的时候,先仔细认真地看了她一会,感觉挺好的。

   他心想,我以后就要跟这个人一个锅里搅勺子了呢。

   那女孩走近了,赵东城见她个儿不是很高,大概一米六左右,留着披肩发,脸蛋儿白嫩嫩的,一双眼睛不大不小,挺有精气神的,衣服穿得朴素,但打扮得体。

   赵东城一时越看越喜欢。

   女孩看起来挺活泼,脸上笑盈盈的。

   女孩进了屋,郭婶没说上几句话就和其他人一起出去了。

   赵东城在东边靠墙的小矮凳上坐下来,心里盼着女孩儿坐在自己旁边的另一个小矮凳上,这样好说话儿,有气氛。

   但她却坐在了堂屋靠西边搁着的木板床上,这样一来,赵东城想要看她,就必须得抬起头来,像文臣武将面君似的,平添了一份压抑感,但他也没有太过在意。

   赵东城平时不太爱说话,特别是跟初次见面的人,客气话说过,他就不说了,静等女孩儿开口。

   女孩倒是挺大方的,先开了口:“你喝茶吗?”

   赵东城没想到她会问这个,赶忙摇摇头:“不喝不喝,在家里刚喝过。”

   “听说你是高中毕业,为啥不考大学呢?”女孩随后又问。

   赵东城心想,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同时心里也是一惊。

   但转而又想,踹门的事情她应该不会知道吧。

   “我成绩差,大学里不要我。”他随口说道。

   女孩笑了:“看你说话还挺实在的。”

   然后她接着说道:“一个人并不是考上大学才算有本事,听说现在考上大学也不包分配工作了,没有工作,考大学还有啥用?再说了,上大学也得花好多钱,还不如用这些钱做生意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