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章 特殊征兵消息传来-第2/3页





    既然上级已经下达命令,许多孩子也有这方面的渴望,我们在这里还要抱怨质疑什么?

    我整个下午都在开会,会议在两个小时前才结束。你们现在的质疑我当时已经提过了,征兵委员会认可我的质疑,但也必须执行莫斯科的命令。

    我获悉,很快会有三个师长抵达我们的彼尔姆,他们将亲自挑选合格的学生参军。他们只要一批技术兵种,并非征召所有年满十八岁的男孩,只需要其中有特殊能力的人。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吗?”

    佩特洛夫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在喝了一口水后他不得不继续说话。

    因为征招的都是技术兵种,学校里的那些数学和物理成绩好又年满十八岁的男孩,他们就是有限选择的对象。

    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校长佩特洛夫接着这次学校的主要老师齐聚一堂,他当众宣布一件事:“我和征兵委员会的同志,还有州的教育委员会的同志作出了一份书面约定。”

    说罢,他就拿出一份盖了印章的文件。

    “就是这份文件,但凡参军的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他们都将保留学籍,并视为学业考核合格,并于明年毕业季发放毕业证书。他们同时也一直具备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资格,直到服役结束后,即有上大学的资格。

    现在,请大家传阅这份文件。”

    第六班的班主任布罗夫斯基,他听完了校长的发言,内心里真是百爪挠心。

    这分明就是一次特殊的招兵,因为苏联暂时还没有把征兵年龄下限调整到十八岁,而今还是二十岁的下限。

    难道彼尔姆市要变成一个实验基地?

    听着校长的继续解释,渐渐的布罗夫斯基终于明白了国家的意图。

    学生的数学学业能力和物理学业能力,甚至的化学实验的熟练程度,它们都是被国家重点关注着的。军队需要大批的技术兵种,或许大学生已经不够用了,那么以绝对理性的态度来看,征招已经成年的中学生填补这一缺口,的确是务实的手段。

    没有人有反驳的权力,大家必须贯彻落实。

    在看过文件后,布罗夫斯基已经牢记住文件的全部内容,他要做的就是在次日早晨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宣布这一重大事件。

    “唉,我的班级学生们都很努力学习,大部分人的数学、物理乃至化学的课业完成的都非常优秀。他们又普遍年满十八周岁,如果他们都迫不及待报效国家,我的班级怕是要少掉一般的人。”

    布罗夫斯基下意识的担心自己的学生锐减,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又浮上心头。

    这场战争甚至不同于一战,它的惨烈程度纵观人类历史根本没有先例。例如,一场战役中,苏军可以一次损失几十万军队,或是战死或是被被俘,《真理报》的许多文章说明了被俘苏军战士的可怕遭遇。

    他们被像是猴子一般圈在一个巨大的牢笼里,德军看守不让他们做任何事,就是静静地看着他们饿死。

    如果这就是投降的结果,那还不是战死。

    参军的学生们,怕是许多人必是一去不回!想到这个,布罗夫斯基就紧张地发抖。

    事情显然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令他吃惊的事,军队的师长要亲自到访彼尔姆中学,所征招的新兵直接被其吸收。这一情况在以往也是没有的,至少布罗夫斯基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这种情况。

    就是现在,被积雪覆盖的大街上,在征兵委员会办公楼的大门口,那里长期支起桌椅板凳,负责征兵的人一直在接受适龄市民的征兵登记。

    征兵工作直接在中学校园展开,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布罗夫斯基已经无法估计。

    这一宿,布罗夫斯基艰难的入睡。

    大清早,苏醒后的他第一时间翻看自己昨天的笔记,再在床头静坐了一会儿,想想今天该给学生们说些什么。

    十月七日,它也应该是平静的一天,但征兵委员会要到彼尔姆第一中学征兵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在城里颇有人脉的老伊万诺夫,他当天就得知了这一意料之中的“坏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