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起义的第21游击旅-第3/4页





    菲奥多洛夫知晓游击共和国的名号,也从德军那里了解到其指挥官的传闻。据说那个指挥官是的布里亚特人,也有传说是个外国人。有因为“别列科夫”和“别里科夫”的念法非常相似,许多警察团的官兵想到了沙俄时期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

    然而菲奥多洛夫意识到他的“新主子”简直是一个狂妄的人,或许那个指挥官真的有狂妄的资本。现在的他还没意识到,第63集团军已经解放了列察,这场演变成战役级别的大战,还有继续扩大规模的趋势。

    杨明志和菲奥多洛夫的通话,自然也被铁匠村、鲶鱼村捕捉到。通信完毕,杨明志随即调整了作战部署,他甚至通告了鲶鱼村,命令村内的那两支后备部队,全速向河畔集结。

    至于目前藏匿在左岸沼泽的小沃曼斯基的部队,立刻抵达河畔渡河到对岸。

    依旧处于埋伏圈北方的巴尔岑侦察营的最后一百人,立刻向向乔舒雅的女兵团营地靠拢。

    乔舒雅的部队处于定居点的西侧,理论她们很快能和德军交火。作战依旧是让德军堂而皇之进入定居点,带其大量进入后,外围苏军再一拥而,以人数优势吃掉定居点的敌人,之后再和剩下的敌人激战。

    新的调动命令下达下去,可能的交火时间,也被估算到了下午三点。

    杨明志坐镇前线指挥部,临近前线,他还是有些紧张。

    女兵有三千余人,她们能打出怎样的战果?少年营也会参战,这些臭小子能立功吗?罗马尼亚人加入我军后,他们的战斗力是否能大幅度提升?还有娜塔莎,这个丫头又有刷新战绩的机会了,她是否能击毙两位数的敌人?

    总之,杨明志并未想到失败的可能性。天时地利人也差不多和了,苏军甚至连受挫的可能都不大,最坏的可能性,也是训练欠佳的部队伤亡大,部队取得惨胜。

    事到如今,杨明志已经是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反正除了他,所有的高级军官简直恨不得一路解放博布鲁伊斯克,那让战争进行到底。

    乔舒雅吸收了一支训练欠佳的女民兵营,整体战斗力下滑不少,至少在体能训练方面,所有的民兵训练的都不错。这支近两千人的部队迅速离开自己位置,想着东北方向快速移动,一个半小时过后,她们和巴尔岑的侦察营撞到一起。

    这样,杨明志以定居点为基础布置的口袋阵,原来的开口是沿着土路面相西偏北方向,现在开口完全面相西方。

    到了下午两点钟,苏军完成了调度。河右岸,苏军集结了四千人出头。河左岸,还有近三千人的后备民兵随时接应。更西方的第21游击旅,一声令下他们能突然杀出来。

    这样,这场一触即发的作战,苏德双方的兵力对达到了九千五千的程度,仅从兵力苏军占有绝对优势。

    唯有作战方面,杨明志有些担忧,要迅速击败敌人,全然在于最初的作战。

    所以在两点半时,杨明志给埋伏的各部队下达死命令:“任何人切实藏好自己,每个士兵头顶确保插芦苇,浑身下能插芦苇尽量插。没有我的命令,即便发现敌人,不许开枪,只许汇报敌人位置。”

    东方的游击队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给自己做好伪装,最常用的办法是浑身插满草。反倒是苏联这边的游击队,鲜有给自己制作“迷彩”的。

    埋伏的苏军战士,纷纷成了毛茸茸绿油油的一团。这里的环境多泥泞,正值夏季芦苇长势非常惊人。无论愿意与否,士兵不敢违背司令的兵力,战士们浑身插着芦苇趴在地,乍一看去,像极了一团团随处可见的芦苇丛!

    我们的狙击小英雄娜塔莎,这一次她真的成了一团芦苇。

    伊戈尔毫不客气的用大量的青草给女孩做了全新的衣服,使得她蜷缩一团,和真的芦苇丛没什么两样。当然,伊戈尔自己的状况和她也差不多。

    侦察营要继续执行本职工作,打扮成草丛的娜塔莎和伊戈尔紧随着侦察营的脚步。

    仅存的一百个侦察兵,他们一样以芦苇做伪装,只是伪装力度远不如娜塔莎。为了遮蔽自己相对白皙的脸,战士们纷纷用黑色的淤泥涂抹所有暴露的皮肤,固然娜塔莎有着女孩爱美的天性,她也只能绷着脸闭着眼,被满手泥巴的伊戈尔狠狠涂抹几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