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主动入网的大鱼-第3/4页



   俘获敌军大元帅!

   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就是!

   这遮天大功劳,可全是自己二人的,谁也夺不走!!!

   宇文述和于仲文大笑之中,仿佛看见一**厚厚的封赏,正在向他们走来。

   而发给广皇帝的奏章,也即将很快发出。

   “报,刘大人求见!”

   还有哪个刘大人?

   自然是抚慰使刘士龙!

   宇文述和于仲文相视一看,露出一丝苦笑。

   来了,分功劳或者夺功劳的人,出现了!

   刘士龙是干什么的?

   抚慰使!

   抚慰使,承诏抚慰,不受大将节制,独使招降、受降之事!

   这职责,虽然不在壬午诏书和大辽城下的密旨之中,但也是大军在隋地出发之前,广皇帝当着所有大将军的面,亲授给这些文官出身的抚慰使的。

   “刘大人,这么急急忙忙,有何事?”

   宇文述假装不知地问。

   “宇文大人,于大人,咱们明人不做暗事,我已经知道了那尉支文德请降来见的事情。”

   “人呢?快快请出一见!”

   刘士龙也不废话,直接言明其意。

   俩老头暗暗吃惊,看来这大营之中是瞒不住什么秘密的。

   ”刘大人此言差矣!尉支文德的确在咱们营中,但不是请降而来,却是被咱们的斥候误打误撞抓住的,是俘虏,非是请降使者!”

   宇文述和于仲文已经商量好了,彼此统一口径,一口咬定尉支文德是俘获而非主动来降。

   见宇文述这么说,刘士龙却不为所动。

   “两位大人切莫用此言糊弄与我,想那尉支文德乃高句丽大军之主,怎可擅离?”

   “我几十万大军不能将之围堵截获,一帮小小的斥候校尉,就能将之生擒之?”

   “在下不知兵事,两位大人可否解惑?”

   这一问,立马就将两位老将问得哑口无言。

   文官的嘴,武将的腿!

   “两位大人,咱们现在的情况,想必您二位比我清楚。”

   “虽然现在获得了宝贵的补给,然那些毕竟不足以我三十万大军持久作战。”

   “议降止战,尽快回师,是上上之计。现在就将尉支文德擒拿,必然会将战事拖久。“

   “想来二位将军不会简单地认为,这高句丽大军,离了尉支文德,就会自然溃散投降?”

   “没有尉支文德,难道不能有张文德、李文德?”

   刘士龙的话,说得句句在理。

   但是,放了尉支文德就一定能谈判成功?

   宇文述想了想,说道:

   “刘大人说得有理,但你能保证放了此僚,就能保证他不是诈降?你就能保证他定是受使议降、且保证成功?”

   “宇文大人不必以此话堵我。一切事情尚未进行之时,怎能说定得必然之果?”

   “就如我等,来时粮秣充足,谁曾想,这行程还不到一半,咱们的粮草已然告罄!”

   “以此推之,那两位大人在临行前,可敢保证粮秣不出问题?”

   “故,有些事情不管成不成功,我们都得去尝试,至少现在看来,与高句丽议和、同意其投降,对我们只来说有百利而无任一害!”

   ……

   刘士龙的确太能说!

   不一会儿,就将两位老将说得头晕目眩、没法再开口了。

   可是,如果同意刘士龙的想法,各位老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沉默了好久,宇文述终于开口了。

   “自离辽左,为日已久。吾军缺粮之事,总是大患。无粮,力竭疲敝,难于进战。自筹之粮,终是有限,不可久战。不若,将尉支文德押解主上军前,请主上定夺!”

   “正是啊!“

   于仲文接过话头,道:

   “主上临行之前,就对我二人有口谕密旨,如得高建武、渊爱索吻、乙支文德等,可立执送往御前。”

   “如今,就押他去面圣请降事宜,可也。”

   这俩老头,终于找到了说服抚慰使的理由和办法。

   “什么?口谕?密旨?我为何不知?”

   刘士龙吃惊的说道。

   “我乃主上钦点的抚慰使,独专招降、受降之事!如此机要,本属我知。”

   “然此布置,却要我如何为之?又要我有何之用?”

   抚慰使开始有点激动了。

   不过他还是展开莲花一般的口舌,继续讲出自己的一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