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甲光向日金鳞 开 第六章-第2/4页



    帐中人不多,陈设也只有胡床,堪称简陋。秦、张分坐左右,李崇文坐在正中,身后站着两人,一是他弟弟李崇武,一个是名武士,郑二认得这是李副将的心腹爱将李承嗣,职位不高,也是伙长。据说此人是大李手下百骑中最为武勇者,常与大李各引五十甲骑配合陷阵,给敌致命一击。似乎之前剿了几股马匪,这李承嗣出力甚巨。唉,剿灭王义山寨的怕不就是李大。这可是冤家路窄,回去好要问问明白,我说老王怎么情绪不大对呢,这厮。

    郑二进了帐,由卫兵领着坐在秦光弼下首,李崇文就开口说:“好,人都齐了。李书记,你说下刘帅将令。”

    李崇武就道:“此次出兵云州,刘帅奉命守安边,负责大军粮道转运与归路。我军三日后起行。粮草由刘帅亲自押运,我部受命为先锋,确保道路畅通。全程约六百里,我部轻装行军,计划日行五十里,十三日走到,为刘帅接管城防做准备。前面因大军刚刚走过,一路已有兵站,我部不管辎重,还算好走。但沿途要留意检查,方便后方部队驻扎。”

    这些消息其实众人早就知道,没有意外,众人脸上都很轻松。

    “军令便是这些。我说几句。”李大的目光从众人脸上划过,语气诚恳地说,“出征在即,军规我只说三件。一令行禁止,一善待士卒,一无得背叛。某早有言,豹营这支人马并非某之私产,亦是诸君之事业,更是全营军士之基业,皆要爱惜。将来,若幸有一番成就,我与诸君共富贵;若不幸兵败,我亦与列位共死。郑伙长,这些道理在坐者都知,你是新人,可能做到。”

    郑二这是首次参加军议,但是这类言语却不陌生。军队首重纪律,没有令行禁止还打个屁的仗,这并非重点。善待士卒?神策军与内地一些地方,或有不善待的,可是在边塞、在河北,都不用等到战场上消极怠工,也别说克扣士卒钱粮,单单因为赏赐不让大头兵们满意而死了全家的节度使看有多少。这亦非重点。重点是“无得背叛”四个字,令行禁止里的这令是谁的令,禁是谁的禁,听刘仁恭的还是听李匡威的?都不是,没有李崇文的命令,帐内谁也不许动,这才是规矩。

    至于说事业、基业。郑老板家的铺面产业那是郑二家私产么?是也不是,看起来是,实际呢,祖祖辈辈在郑家旗下的大头兵们伤了、残了、死了,郑家都得管,否则谁给你卖命,郑二能否生出来都很难说。当然,也有不管士卒死活的军头,但看看坟头草都多高了。不,恐怕连坟包都立不起来。

    郑伙长当下就要起身表态,大李止住他,十分认真地看着郑二双眼,说:“你我虽有亲戚,但公是公私是私,慎答。若做不到,此时离去亦无妨,但若阳奉阴违犯了规矩,须知军法无情,郑守仁也救不得你。”

    郑守义毫不迟疑,躬身施礼道:“卑职必不敢犯,若犯,请斩我头。”

    “好。”看他神色郑重、态度端正,李副将满意道,“三日后开拔,各部做好准备。行军安排,李书记会一一与列位说明。郑伙长。”

    “在。”

    “你部随秦队头行动,受其节制,无得违令。”

    “喏。”

    “秦队头。”

    “在。”

    “这一路你好好带他。散了。”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李崇武疑惑地问道:“大兄,秦队头带得了郑二么?”印象里前些日老秦可是在这黑厮手下败了,能镇住么。大李一挑眉,反问道:“你说呢?”李三想想,做恍然大悟状闭了嘴,往后帐算账去了。此去蔚州几百里路,山高路远,安排一路行军事情很多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