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忽觉寒光空际来-第3/5页



    “蒙太后恩重,予不才表字士彬。”

    “彬乃份也,文质备也,妙哉妙哉,资质纯良,文武之才,这是天家对于栋梁之才的期冀啊!”

    柳文质听了此言,颇觉怪异,心道此人这玲珑心思,将对太后的恭维如此自然流露,还借机与自己拉近距离,分明是做官的高手,怎么会甘心退隐江湖呢?若真是山野中人,深夜到此见到我等不速之客,无任何孤傲清高之气,却有着几分市侩作风,此人实在难以捉摸。

    宗放看他一闪而过的狐疑和轻慢,也是放下心来。其实此人到任以来,宗放虽然素未谋面,却也遣人试探一二,今日见了本人,宗放更确信此人并不知登云阁的存在。宗放有这个自信,天下人能在他面前不显露心机者,屈指可数,慈圣太后即是其中之一。太后心机匪实难测,此子能来此任职,必是才堪其用,信任有加,可即便如此,也并未将登云阁之事告知,既如此放他在此究竟作何打算,宗放却是看不清。

    谈话间,此地兵马都监也凑了上来,这位便是一副仆从模样,谨小慎微伺候一旁。

    “拜见宗大先生,还请两位上官,砦内叙话。”

    此地兵马都监乃是宗端旧部,并不受缘边都巡检司辖制,因此言语上,与宗放颇为亲近,也顺便将柳文质在此前因后果,轻描淡写带了出来。

    “先生有所不知,柳都巡今日一大早便亲自率队往来察查安排,从东向西,由北转南,奔波十个时辰,这一路皆已经封闭城池道路,沿海一路到此也都已经封海,着实辛苦,本来是打算折回卢龙城,是得到先生要来此地的消息,特意在此等候。”

    边走边说,几句话倒是把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只是这些事情他是如何得知?恐怕是柳文质刻意透露出来的。

    “先生,可知因着何事,在下有此动静?”柳文质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其实从一开始就在观察宗放的神态举止。他为何在此任官,乃是慈圣太后在他临行时的交待,其一,此地乃是祖宗桑梓所在,他算的是代太后巡视故里,以尽孝道;其二,此地乃是大肇与东丹前线所在,国朝兴衰系于此地得失,帝胄宗亲更应缘边地方,熟悉军务,是内外消息畅达;其三,就在宗放此人身上,此人乃先帝信重之人,虽退归乡里,仍为中外所重,且其子弟众多,家族勃兴,于道俗皆有广大人脉,与军中也有颇多渊源,着重安排柳文质就近看护。

    柳文质到任以来深刻体会宗氏兄弟在高州的根基厚重,几与秋氏无二。宗氏不仅在高州,即便是永州,也是广拥田林之利、坐享河海之益,然而宗大先生却深居简出,林栖谷隐,除与弟子授课、一二老客论道,真如闲云野鹤一般,不问世事。只是一面广揽财货,一面又超尘出世,这一阴一阳之间实在难以琢磨此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

    莫说在此地,即便是东京城内,知晓宗放的,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大相径庭,不同人口中的宗放单独来看千姿百态,合起来看此人更是匪夷所思。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而人若无常必有怪事发生。因此,当他获知有江洋大盗欲对宗氏不利,他选择了按兵不动。他在赌,赌宗氏在此事上将有所作为。他之所以赌,不仅是太后对宗放的重视让他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是他也有着自己的野心,如此重要的机会,或许就是他在山南立住脚步,开辟天地的契机。

    只是宗放离开卢龙去了云溪湫潭别院,完全打破了柳文质在卢龙和宗氏云溪庄子的部属,而宗放看似完全自取死路的行为,也让柳文质踌躇,最终他选择了放长线钓大鱼。只是如此一来,他便在此棋局中失了先手,而再次得到的消息,就是云溪别院已经烧成了白地,而宗端的斥候马队在官道上全歼了一应匪类,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至于宗放一行竟没了踪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