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桔中戏-第2/4页





    吴永麟在脑海中拼命的想着对策,这些日子自己笔耕不辍,只是吴檗这手这手折叉股至少不下十年之功,自己如果在书案上留下一副字,两相对比之下,真赝一目了然,吴永麟这次是真的慌了,想不到诸葛卧龙当初最担心的事情就这么倏然而至,让吴永麟毫无防备,更毫无招架之功。

    “先生,我帮您把墨都磨好了。”

    黄妙灏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钻进了书房,此刻急的满头大汗的吴永麟居然一点都没察觉,看着兀自来添乱的黄妙灏,吴永麟狠狠的瞪了她一眼,黄妙灏心头感觉猛的被针刺了一下,脸上火辣辣的。门口的澹台玉瓶瞧见了这一幕,兀自在那里偷笑,只是她才高兴个一时三刻,吴永麟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和刚刚没给黄妙灏好脸色看时彷若两人,脸上带着非奸即盗的谄媚之色,举止暧昧,语言轻佻的迈开八字步慵懒的朝黄妙灏靠了过去。

    “吴某怎敢由黄小姐亲自研磨,吴某自诩比不上风流倜傥的苏东坡,只是黄小姐绝对不逊色于才貌双全的琴操姑娘。”

    苏轼在杭州任知州的时候,喜欢游山玩水,结交朋友,杭州自古繁华之地,西湖边上每到风和日丽的时候总是会有歌妓舞女来赏花对诗,当时成为一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名妓琴操。这位琴操姑娘才貌双全,心高气傲,她听说当时的知州苏轼才是一位大才子,便非常仰慕,苏轼对有有才华的美丽的女子也是非常欣赏的,他并没有因为妓女身份低微便看不起她们,相反他还非常欣赏,照顾她们,这让琴操很是感激,但是她自知自己与堂堂的知州大人地位太悬殊,而她又不愿委屈自己做苏轼的侍妾,让别人说她高攀,所以只好把对苏轼的爱慕之情埋在心里。

    苏东坡这件情事几乎在卫朝家喻户晓,虽然两人的结局不太好,琴操后来遁入空门,死时年仅只有二十二岁,只是能作为大才子苏东坡能挂的上号的情人,吴永麟拿黄妙灏来与琴操对比,足以让对方浮想联翩了。果不其然,黄妙灏脸上泛起一抹好看的桃红色,秋水一般含情脉脉的眸子大胆的和吴永麟四目相对,轻咬银牙,口吐檀香,滴水一般的婀娜身段不知不觉的朝吴永麟靠了过去,只是就在此时,一阵不太和谐的声音在两人之间扣响,让两人之间的旖旎氛围顿时减了几分,一颗瓷白宛如一块桂花糕的物件在黄花梨木书案上骨碌碌的兀自滚着,黄妙灏在桌子的边缘处总算接住了这个‘捣蛋者’,上面镌刻着一个漆红的‘卒’字。

    黄妙灏一时好奇心大盛,她明知故问道:“先生,这是何物?”

    “此乃桔中戏。”

    “先生,何解?”

    “话说唐代的《玄怪录》中,有一则《巴邛人》,说的是巴邛人有一处桔园,其中有两只桔子生的十分奇物,有三四斗大小。剖开来看,每只桔子中有两个老头,白发白眉,肌体红润,正在下着此子,所以此子被称为桔中戏。”

    “丫头,别听他胡扯,这东西叫象棋。”一旁的刘仲甫也许是颇为轻松的缘故,此刻居然接过吴永麟的话头,将它点了出来,只是他还没来得及洋洋得意一番,立马被刚刚拧着眉毛兀自在那里沉思的黄臣可抢白了一句。

    “小徒所言非虚,象棋确实也有桔中戏这个说法。”

    刘仲甫立马脸红耳燥的,其实这也不能怪他,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一个对围棋一生都痴迷不已的老棋圣,偶尔犯点《夜航船》里开篇张冠李戴的小毛病,也无伤大雅。

    “先生能教我下这个桔中戏吗?”

    吴永麟此刻奸计得逞,内心自然欢呼跃雀,求之不得,腾的立马离开那个方桌,刚想和黄妙灏离开这间书房,却被一个洪亮的声音给拦下了。

    “要教就在这里教,这九尺方台又不是容不下你们一副棋盘。”

    吴永麟事先就有了心理准备,这老爷子绝对不可能这么容易打发,他不急不躁的在一张靠近黄臣可等人的圆桌上和黄妙灏拉开了阵势。

    “金戈铁马,布置枰间,因地理之便,审敌我之情,为联合的行动而以决胜负者:曰局势。局势者,阵形也。至此,个别之战员化而为全体,分段之点线化而为全面,各泯香色,同入洪炉,一经熔裁,莫不呈化学新奇之态而异其性质。车之至重,可轻如鸿毛;兵之至微,可重如泰山;一相之飞,可撑半壁;一将之闲,可定全局。点线交错,远近推移,轻重取舍,因势而异。举各部门之装置配备,悉奔凑于整个机括之下,而决定其退焉、进焉、攻焉、守焉,此实象棋中心之所在,而不可不明其大凡者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