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情字多苦
过了一个月,安国公一家获准离京去了边地,文夫人恋着丈夫不肯和离,安国公只得在离京前逼着文家纳了康芸儿为妾,又将管家的权利从文老太太处要了回来。
再往后的日子如同安国公夫人说的一样,康芸儿虽然最终只是个妾室,但她不仅有文老太太撑腰,还有文老爷的宠爱,日子很是风光,后院的人都是看人看下碟惯了的,文夫人与女儿的日子自然是不会太好过的。
文夫人虽然掌事理家,但下人多是阳奉阴违,康芸儿也处处欺负她,她却一直软弱退让,希冀着丈夫可以回心转意,只是一个从来就没爱过她的男人,何来的回心转意?
天元二十一年冬,边地外国来范,因内有奸细通敌,南国大败。
后朝廷查处奸细同党的时候,安国公一家受牵连,被罢官丢爵流放去了北地。
文家怕受牵连也休了文夫人,因怕外人说太过薄情,将文夫人与她女儿一起赶到偏僻的院落自生自灭,方嬷嬷等陪嫁来的却统统都给赶出去了。
给外人看着是文老爷顾着往日夫妻情谊还养着被休的前妻安如,其实只是文家想霸占安如的嫁妆而已,当初文彦上门提亲时,只是个穷举子,家里也只有几亩薄田而已,这些年全靠着安国公的提携和安如的嫁妆才有四品京官的荣耀和富足。
别说京里的世家和官员,就是地方上的小官也没有几个是靠着自己那微薄的俸禄过日子的,更何况在这富饶的奉京城里,应酬来往更是所需甚多,文家没有别的根基,唯一能用的便是安如的嫁妆,所以安如和女儿就此被软禁在文家偏僻的后院。
安如被休,康芸儿自然扶正了成为正室夫人,但因农户出身,行事小气无状,半点没有大家夫人的气度,夫人圈子自是不认可她的,每每在夫人圈子里应酬,总要被奚落嘲笑,回来便到后院欺负安如母女俩个。
这日安如正在屋里藏陈姨娘偷偷拿来的几个点心,文玉棠坐在院子里望天发呆,远远的就听见康氏带着一群人骂骂咧咧的往这边过来,沈玉棠听见了也没理,总归不过骂一阵她就走了,却忘了手上还拿着母亲给的陈姨娘送来的点心。
康氏进了院子后,安如闻声也赶紧跑出来将女儿护着,康氏照例让丫环置了椅子在院里坐下就开始让安如母女跪下,她开始在那里口沫翻飞的骂着,嘴里出来的话半点官眷夫人的样没有,十足十的市井妇人骂街。
好在母女俩都听了两年多了,早已习惯,只低头不出声,让她骂着出完了气她也就走了。
小半个时辰后她骂得差不多了,照例再来踢母女俩两脚便走了,当她走到面前正要踢时,她却看见了文玉棠手上的点心,便叫人拿过来看,虽不是什么好点心,但这个院里却绝对不可能有。
于是她又复坐了回去问道:“这点心从哪儿来的?”
安如只跪在那里低着头不说话,也紧紧的拽着女儿的手,文玉棠知道她是不让说,便也不说话,只偎在她身边。
康氏挑着眉,用手扶了扶头上那只大金钗道:“既然不说从哪儿来的,那铁定是偷的了,来人,给我按着狠狠的打,看她招不招”。
文玉棠一听她要打人,便想起几个月前母亲被她寻着事儿打了一顿,高烧了几天差点没了,便立起身想是陈姨娘送来的。
母亲却猛的将我拉进她怀里紧紧抱住,依然不肯出声。
康氏也不说话,她自然知道这个府里只能是陈姨娘送来给这俩母女的,她只不过是找个借口搓磨安如罢了,这时候就算安如或文玉棠说出来,这顿打也是避免不了的,还要把陈姨娘牵扯进来受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