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以秦地养秦军-第2/3页
清屯过程中,很快出现了土豪劣绅冲进校场闹事并入城打砸抢。
更有甚者甚至冲击巡抚大院。孙传庭立刻下令将闹事者尽数擒拿,即刻正法。
当年,在孙传庭的铁腕打击之下那些土豪劣绅都不敢再动。
孙传庭开始全面推行清屯清军举措。仅仅在崇祯十年前后左三卫就清出银一十四万五千二百两右卫清出米豆一万三千五百五十六石,三年下来一共得银四十五万两,本色米豆五万石。
可以说成绩显著,以至于在向崇祯的奏疏上写道:“则自崇祯十年以后秦与各省之剿饷,倶不烦户部拨给”。
有了这批粮饷,他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训练出三千精锐。
又在两年多任期里取得招抚荡平张妙手,蝎子块,一条龙等十五股起义军,取得“全秦十载不结之大寇数载荡平的成绩”。
可说孙传庭在陕西的清屯行动是明军在崇祯十一年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节点。
但随着三年前被下狱,陕西再次糜烂。
到孙世瑞穿越过来的视乎,陕西已经无力回天了。
驱虎吞狼,让李闯在鲁西豫东和阿巴泰死磕,目前来说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
出兵潼关击退李闯,解开封之围,暂时又没那个实力。
在后勤不力、不能控制军头们的情况下贸然出关,注定会是柿园之役的悲剧。
最后就只剩下一条,那就是练兵。
可是孙督师在练兵种田的时候,李自成也不会闲着。以大顺政权的运作效率,李自成练兵的速度应该更快。
不出意外,至多三年后,孙世瑞和他老爹,便将面临以陕西一隅之地对抗全国的绝境。
也就是说,现在进入了一个怪圈:练兵最后会死,不练兵现在就死。
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
需要借助外力。
而这个外力,就在满清身上。
入关是迟早会入关的,即便崇祯十五年皇太极良心发现,没让阿巴泰入关,明年后年,八旗勇士和新近投降的汉军们,一定会跨越边墙,进入大明打秋风。
到那时,无论李自成愿不愿意,闯军和突破长城的清军来一场“友好接触”。
换句话说,只要自己坚持到清军入关,翻盘就有很大可能。
那么如何才能支撑到最后呢?
答案呼之欲出。
练兵,练兵,还是练兵。
孙世瑞很清楚,敌在紫禁城。
孙传庭这种级别的总督,想要在险恶的明末官场苟下去,摆烂无疑是明智选择,通俗来说就是装糊涂,吴甡、周延儒,陈演,这些大佬都是装糊涂的高手。
孙传庭三年前摆烂过一次,说自己耳朵不太好使,结果直接被皇帝投进诏狱。
可见摆烂也需要有资本的,而这个资本,就是军队。
总之,所有事情,最后都指向了练兵。
只有练兵才能扛住朝廷压力,才不会被煤山大帝送走;只有不被煤山大帝送走,才可能苟到建奴第五次入关自助游·····
“那就上疏朝廷,再向皇帝要钱粮。”
孙传庭瞪他一眼,怒道:“出去!”
孙世瑞与父亲告辞,从中军大帐中走出来。
正要回营继续操练,抬头迎面撞见了个小太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