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可使我大明朝忠臣寒心啊-第2/3页
王承恩附和道:“皇爷为国家惜才,谁说不是呢?镇抚司沈炼汇报,前日孙世瑞去迎接孙督师,好大的排场,前呼后拥,歌姬道士,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孙督师气得脸都白了·····”
崇祯冷笑:“也是个纨绔子弟。”
王承恩借题发挥:“皇爷莫嫌臣嘴碎,这个孙公子是个奇人,他的事儿可是有趣,说来可搏一笑。”
朱由检今天心情不错,笑道:“说说。”
王承恩连忙道:“孙世瑞自幼跟随父亲辗转迁徙,小时候在商丘,让贼人吓飞了魂儿,生得容貌雄伟,却是胆小如鼠,在京城还被青皮勒索过。”
朱由检脸色微变,听到孙传庭家眷如此凄惨,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他平日住在哪里?”
王承恩突然被打断,一点也没有抱怨的意思,略带怜悯道:
“皇爷真菩萨心肠,他一介白身,没个功名,父亲戴罪之身,能住哪里?不过寓居山西会馆,准备科考,平日靠着故旧接济,时间长了,也没人管了。”
“世风日下。”
王承恩点点头:“半年前,崇祯十四年五六月份,他生了场大病,昏迷三日,会馆准备买棺材时,人醒了。结果醒了就变了个人,书不读了,科考也不顾了,一个人跑回代县,把自家积累几代的家产贱卖给一个晋商,一半家产分给族人,自己带着银子回了京师。”
“哦?”朱由检满脸诧异:“果然是个败家子。”
“皇爷圣明。自从回来,便每日出去厮混,名曰为父伸冤,其实是斗鸡走犬,和一群纨绔厮混,出入赌坊青楼。”
朱由检被惊得瞠目结舌。
放在崇祯初年,圣天子对这样欺男霸女的纨绔,绝不会有一丝姑息,见一个杀一个,不过现在,已经顾不了这些了。
想起前些时日,襄城伯提议将孙世瑞作为人质留在京师。现在看来,既然是这副德行,就大可不必了。
“不过听闻孙督师出狱,此子仿佛洗心革面,哭着闹着要去陕西,哪怕做个军卒,也要服侍父亲,尽一尽孝道。”
朱由检眉头微皱。
“皇爷,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罢。”
王承恩小心翼翼组织措辞:“这样一个纨绔放在京城,怕会带坏勋贵子弟,不如顺水推舟,给他个百户官职,随孙督师去陕西,反正他科考算是废了····”
朱由检心中笑道,京城勋贵子弟是什么德行,这群纨绔,还需要别人带坏吗?
想到这样一个良家子,就因为父亲下狱,沦落至此,虽然孙传庭罪该万死,但若传出去,到底也有碍观瞻,有损自己圣天子颜面。
“朕记得,孙督师祖上,好像是个百户吧!”
王承恩故作沉思,片刻之后回道:
“回皇爷,孙家先祖孙成,曾追随太祖皇帝征讨陈友谅,立下大功,被封为百户,封地代县。”
朱由检连连点头:“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朕不及也。”
沉默片刻,又道:“护送孙督师入秦的标兵营,都安排好了?”
王承恩当然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连忙道:“皇爷,早安排好了,几个总旗都是襄城伯心腹,千户陆武昭,也是襄城伯的人。”
“陆武昭。”
“监军人选呢?”
“照皇爷的意思,太监监军是奴才底下的心腹,司膳监上来的,叫个东方祝,文臣那边是苏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