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曹仁的抉择



“休若,你这是干什么?”

 “咦,子孝你怎么来了?”

 荀家庄外,曹仁很是诧异。

 今日他没穿劲装,很罕见的换上一席宽松衣袍。在其身后,五六个随从手拎礼品,看箱盒的包装该是贵重物件。

 “这不是王将军从袁家出来,就直奔贵府了嘛。我有事请教王将军,但他事务颇多,保不齐有什么幺蛾子,反正你我两家亲密,我索性上门来见将军。”

 曹仁中气十足,说话掷地有声。

 “还真给你说中了。”

 示意家族骑兵先行,荀衍望向曹仁,耸肩道:“司隶有一伙黄巾残部,改号为白波,人数十余万,现正朝太原杀去。将军得知此消息,已经先行一步。”

 “什么?”

 神情一怔,曹仁皱眉道:“太原?王将军的故乡不就是晋阳吗?”

 “休若领着这些骑兵要去干甚?”

 对曹仁慢半拍的反应很无奈,荀衍快速开口:“是也,所以王将军需要速速归往太原救援。家父得知此事,叫我率领族中骑士跟随相助,眼下便是前往军营与王将军会合。子孝,先不聊了。”

 “待我回来,必定与你秉烛夜谈。”

 说罢,荀衍策马离去。

 看着荀家骑士疾驰的背影,曹仁眸中若有所思。都是颖川世家,谁能不明白谁呢?荀绲让儿子亲率族中骑兵相助王耀,自是觉得其有前景,值得拉拢。

 而这般选择,无疑是对的。

 见曹仁蠢蠢欲动,其心腹上前一步,低声道:“将军,荀家做事谋定而后动,眼下都鼎力相助于王耀,肯定有利可图。您何不也上谏曹老爷,曹家不也有着护族精锐吗?雪中送炭的情谊……”

 “可远远要高于锦上添花啊!”

 “我知道!”

 曹仁皱眉,暗叹一声。

 从往昔的事迹可以看出,王耀绝对是一匹千里马。这不是,就连他们曹家最挑剔最有远见的曹操,都与之交好。

 但是家中主事的是个财迷啊!

 曹家富可敌国,但曹嵩是属貔貅的,为了他自个,出再多钱都没关系。可没有涉及到直接利益的事,他是一文钱都不愿意出。此次曹操要援助王耀的钱款,都被他在家里絮絮叨叨的天天念。

 要不是曹操连发几封书信,这笔钱他都不想给,就更别说再次出力了。

 没可能的。

 “将军,您不是一直羡慕曹操于长社建下战功,被封为济南相吗?”

 “狗屁!我岂会嫉妒孟德?”

 嘴上说着不会,但曹仁面上多少有些不自在。本就是说,大家都是曹氏子弟,但家族的政治资源,其实大多都灌注到了曹操身上,说其他人不眼红……

 那纯粹是扯淡。

 就拿他曹仁来讲,此次黄巾起义,他与曹操一样,都想借剿贼上位。

 他散尽家财,好不容易招募了千余乡勇,刚训练得差不多可以出征。

 可这时曹孟德已经凯旋

 而归、官升封疆大吏,这叫人怎么能平衡。

 两者同时立志,他曹仁要招兵买马,曹操却直接被朝廷拜为骑都尉,率领汉庭精骑,跟随战神皇甫嵩混就行了。

 一想到这些,曹仁就感到不服。

 “将军,曹操带着千余精骑,刚与皇甫公会合,便撞见大功劳。在后面的征战中,他更是全部按照皇甫嵩的指令行事,如此方有今日显赫之功。由此看来,自己瞎忙活,不如寻一优良将帅……”

 双眼眯起,心腹口若悬河。

 “你的意思是?”

 曹仁挑眉,有些意动。

 “正是。”

 心腹上前一步,抱拳道:“皇甫公领兵能力,当为世间最强。如今司隶、兖州豫州的贼乱,大多都被他平定。”

 “而冀州的乱贼,自张氏三兄弟后,也纷纷被董卓所镇压。眼下中原地区虽然谈不上海晏河清,但有名有姓的大贼没几个了,纵使将军一路所向披靡。”

 “可打小贼,得不到重视啊!部曲开销何其之大,您无有食邑供奉,也无官位俸禄,如何长久的了?入不敷出,最终也只得投靠曹操,以宗亲听命。”

 曹仁闻言神情低沉,有意反驳几句,可怎么想来,心腹都没有说错。

 若领军在外无有成就,走投无路之时还真只能效命曹操。自己苦心训练的士兵们,也白白便宜了夏侯家这支。

 “牛兄有何教我?”

 见主家被说动了,牛金笑

 道:“效仿曹操之举,寻有能之帅辅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