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儒家的东正与天主-第2/3页



    作为目前最大的学派,儒家的状态相当糟糕。主要是上层跟下层相当割裂。

    儒家目前的两个主流学派,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各有问题。或者可以说新学与旧学各有各的问题。

    执政了小二百年,推着王莽自爆了一波,目前丧失了理想信念的今文经学一派,各种三公九卿,两千石的高官比比皆是,但却把今文经典当成传家宝,藏着掖着不肯传人。

    就好像袁本初他们家。他的家学《孟氏易》,是西汉时大儒孟喜撰写的‘《易经》孟喜注解版。’被袁氏当成根基,宝贝的不得了。藏起来不让别人看。

    至于为什么不让人看。那还用问?道理明摆着的嘛——大家都看懂了,他特么还怎么搞垄断,凭着这个四世三公啊!

    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有教无类就去他地。孔子是个蛋蛋。

    与成了世家家学的今文经学相比,古文经学更开明包容一点。

    现如今儒家,公开讲学收徒弟的大儒,基本都是旧学出身。其中最著名的郑玄、卢植。都是广开门户,弟子众多,兼包并蓄的。

    在曹操看来,这儒家新旧两派,与其说是典籍不同,思想见解不一样,不如说是政治利益的争夺更多一点。

    新学是执政党,但是为了垄断,所以人丁稀薄。旧学是在野党,却广开门路。

    先上车的新学想把车门焊死,还没上车的旧学当然不干。所以要争。

    当然了,双方都是体面人,不能直接说,老子是为了当官才跟你斗的,而要攻击对方:“你曲解了圣人本意,你个异端!”

    “你才曲解了圣人本意,你才是异端!”

    类似的例子还有中世纪的天主教跟东正教。政治分歧大于宗教分歧。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儿。

    ……

    “所以啊,旧学跟新学两派,这会儿就着熹平金经斗法呢。”

    曹操和许攸俩人,还在房间里讲数的时候,曹操的几个兄弟,还有新收的俩门客,也在院子里再开了一桌,一边喝酒一边吹水。

    尽管情报是洛阳家里面传过来的,分析是曹操做的。但阻止不了曹洪拿二手的消息吹水,炫耀自己懂得多。

    尤其是这一会儿,多了两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会根据他们的吹水一惊一乍,用敬仰的目光看自己,还作好捧哏的说着:

    “然后呢?”

    “哦!”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这就把曹子廉的表现欲勾起来了。继续哔哔着:

    “所以啊,袁本初才这么着急,派人来找大哥商量。

    你想,那熹平金经上刻易经,不选他们家传的孟氏易,他们还有脸做四世三公,做世家领袖嘛。”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典韦点了点头,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子廉哥你真厉害,懂得真多。”

    他一边这么说,一边忙不迭的给曹洪倒酒,极大的满足了曹洪的虚荣心。

    而在另一边,乐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比典韦想的多了一些。而只是这“多了一些”中,牵扯到的巨大的政治利益,就让乐文谦心惊肉跳。

    他原本是那种人狠话不多的类型,但这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什么赐教不赐教的,说就是了。”

    “文谦山野中人,不识世家门第。常在乡间时,也听闻过少君大名,却不知少君所属,是新学,还是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