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再动兵戈-第2/2页



    刘和问了一些行军之事,见孙礼都能应答如流,大喜道:“我有德达相助,可立破公孙瓒,何难之有?”

    孙礼言道:“刘使君恩泽广布河北,被害之时,百姓莫不痛惜,公孙瓒又不恤民情,公子此来可谓众望所归。今以蓟城为根基,灭公孙报刘公之仇,万民响应,幽州各郡县可传檄而定。”

    “此言甚善!”刘和当即拜孙礼为参军,让齐周妥善安置孙礼家人,明日便到府衙上任。

    送走孙礼,刘和久久情绪不能平静,等了半个月,总算来了一员名将,虽说燕赵多慷慨之士,但汉末时期确实没什么名人。

    不像曹操在中原、孙策在江东,一道招贤令发下,名士大将纷纷来投,转眼麾下人才济济。

    但刘和也明白一个道理:时势造英雄,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个人能否名垂后世,除了本身实力外,机遇和平台也不可或缺,不知多少人才埋没于历史尘埃,远的不说,三国就有个典型的曲阿小将。

    幽州这个时期名人少,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才,而是袁绍、公孙瓒两大枭雄过早玩完,麾下人才自然也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如果这两人有一个撑到三足鼎立,哪怕是公孙范,也有可能成为一代名将,河北也有不少人能上后世三国系列游戏的大名单。

    如果不是曹氏最后成功,夏侯惇、曹仁这些曹操宗族也未必能成名。

    所以在选拔人才方面,刘和放宽条件,量才录用,并叮嘱官员如果有特别能力突出的,要带来亲自会面。

    除此之外,每日选拔的人才名单,刘和也会过一遍,本来就缺人,如果再错过几个名人,那可就亏大了。

    这孙礼虽说也不算名将,但能文能武,可跻身二流,应该与郭淮、王平等相当,做副将绰绰有余。

    正感叹之时,鲜于辅前来禀告,他在渔阳的家将送来消息,公孙瓒又从渔阳、右北平各调三万人马,往潞县会合,准备兴兵雪耻。

    刘和冷笑道:“我正担心公孙瓒龟缩易京,坚壁清野,不好出兵,既然他倾巢而出,正好一劳永逸。”

    遂传令升帐,对众将言道:“公孙瓒又起大军来攻蓟城,此战关乎成败,诸位务必用命。”

    吕布大笑道:“公孙瓒手下败将,还敢再来?上次叫他侥幸逃脱,此次定要他人头落地。”

    刘和言道:“据我猜测,此次可能有十万兵马,若叫其会合,实难对付,吾意分兵北上,阻截渔阳兵力,谁敢前去?”

    “末将愿往!”众将一起出列请命,唯有吕布抱着胳膊不为所动,他知道自己的目标还是公孙瓒。

    刘和扫视众将,拿出令箭传令道:“就由张辽前去,渔阳有三万援军,拨你一万兵马如何?”

    “万万不可!”吕布上前劝阻道:“文远从未单独领兵,此等重任怎能让他一人前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