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开家青楼



大部队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终于抵达了。

   虽然雪化了之后才动的身,老人孩子可以乘坐马车牛车,但一路上风餐露宿,也没少受苦。又加上缺水,没法洗澡换衣裳,一个个篷头垢面的,和乞丐也差不离了。

   汉子们在人群里焦急地寻找自己的父母妻儿,找到之后一家人抱头痛哭,心里五味杂陈。

   家园没了,背井离乡的,好在一家人在这异地他乡又团聚了,都安然无恙的。

   真是让人即高兴又忧伤。

   萧振旺他们几位老族长颤巍巍爬上一座绿油油的山头,激动地捋着胡须,搓着手。

   “好地方,好地方啊!’

   “有水有河,土地广袤,比咱们平阳郡也差不到哪儿去。”

   “瞧这漫山遍野的油菜?嫩绿得呀.....真想变成牛,薅两口。”

   一路上见西部这么荒凉贫瘠,以为没有出路了,只能给本地人放牛放羊当奴仆了,不曾想到了之后,给了他们这么天大一个惊喜。

   新房子,新田地,新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

   他们一定会在这里好好生活下去,过上衣食无忧的美满日子的。

   家人们来到新家园这么高兴,汉子们也跟着一道高兴。

   他们挖水,打架,经历了彷徨和茫然,可算一切都过去了,兴高采烈欢欢喜喜,抱着孩子搀着老人往新家去。

   王永贵拿个羊皮卷成的喇叭,站在高处大声说话。

   “欢迎村民们来到新家!“

   “虽然换了山水换了田地,不过还叫桃花村。”

   “村子中央我留了块大晒谷坪,届时种颗大槐树在那,也就名副其实了。”

   “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乡了,我仍旧是你们的村长,你们对我要是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村人们对王永贵哪有什么意见?只有满满的感激。

   西迁的路上做了多少事?要不是有他,大家恐怕早渴死饿死了。短短几个月头发全白了,大家伙儿心疼地冲他嚷嚷。

   “王村长,我们对你没意见。“

   “要说有意见,就是太过操劳了。“

   “有些事交给富贵去做,你也多休息休息。'

   王永贵大笑着挥着烟枪,“嘿,我还年轻着呢,再干个十年不迟。”才说呢,又开始操心了。

   “大家伙儿合家团聚的,不热闹一下怕是不成的。”

   “一会儿派几名汉子去县里买肉,哪家有需要的就去晒谷坪那边找富贵他们,把银子交给他们,让他们去买。’

   “好的村长,劳您操心了。“”大家异口同声说着,赶着牛车马车各回各家。

   萧振旺和赛启良他们几位老族长则激动地跑过来把王永贵围住。

   “你行啊王大小子,这么好一块地盘居然被你给抢到手了。”

   “是啊,那么多西迁的百姓,你们是怎么把这儿抢下来的?”

   他们在昌宁城就听说了,吉安县县令是秦宪文,所以能在这里落脚,一准费了不少功夫。

   王永贵仰起黝黑的脸膛,笑得皱纹堆叠,指着正和雪如云撅着屁股、在不远处刨兔子洞的萧宁雪。

   “我还真没出什么力,这水,这地盘,都是雪丫头想法子弄到手的。”

   “走走走,先回村,萧山那还藏了半坛子酒,咱们去把他的哄出来,边喝边聊。”说着几人就喜气洋洋地往村里去了。

   村人们进去没多久,打南边又过来一行人,赶着牛车推着独轮车,衣衫褴褛苦哈哈的样子。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萧老太和李老太两家人。

   萧老太倒是想跟萧书兰去京城,可惜人家见都不见她,又没有养育之恩,萧书兰又骨子里自私自利,根本没把他们当亲人。

   不过萧鸿萧海的女儿萧小芸和萧小兰倒是好使唤,带着她俩进了京。另外萧文荣和萧文华一家,也全跟着萧书兰进京去了。

   乐思蜀不过是丢了平南大将军的职,其它倒没什么,依萧书兰和杨丞相的关系,迟早还能谋上别的职位。

   多给杨丞相塞几个女人呗,带了这么多的侄女在身边,关系不难打通。

   萧老太又瘦又黑,穿一身又脏又破的棉袄,乞丐婆子似的。

   玉芬本来就瘦,这厢更瘦了,颧骨高高的,麻杆一样。

   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瘫痪了的萧鸿,旁边是戴着斗笠、裹着面纱的萧小雨等小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