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斩杀留宪。处死岑昏-第2/3页



    说话的人叫濮阳元,其父是东吴名臣,濮阳兴。

    “那你有什么建议。”

    “诛杀奸佞,先平民怨,恢复农夫,参军御敌。”

    孙皓在听到这话后就皱了下眉,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了下去:“不是你口中的奸佞是谁啊?”

    “岑昏。”

    此话一出。

    岑昏坐不住了,立马上前哭诉:“陛下,陛下,臣对您是忠心耿耿的,对大吴也忠心耿耿,绝不是奸佞啊。”

    孙皓呵斥:“濮阳元,你可知道你在是什么?”

    “臣,冒死劝谏。”

    说完这话濮阳元便不再吱声,要死便死,无所谓了。

    反正吴国也快没了。

    孙皓盯着濮阳元看了半天也没怎么着他,而是散了朝。

    书房中,孙皓私底下见了岑昏。

    “岑昏,群臣要你死。”

    “陛下,臣一腔忠勇,只为了陛下您啊。”

    “那你给朕说说,王濬大军顺江而下,不日便能直抵建邺,你可有计解王濬之危?”

    “这…不如,在江面上封上铁索,阻拦王濬楼船?”

    岑昏脑子飞速运转,总算是想出了这么一个计策。

    岑昏说的倒是挺有道理,实际根本不可行,且不说江面多宽,关键是岑昏还在劳民伤财的兴土木修筑宫殿,实在是没多余的钱和人去用铁索封江了。

    …

    与此同时,另一边濮阳元也没闲着,私底下又纠集一群大臣,打算再度逼着孙皓诛杀岑昏这个奸佞之臣。

    第二天,群臣齐聚,还有不少建邺百姓也跟着来了。

    目的只有一个,杀死岑昏。

    这次有百姓在,孙皓看着群臣以及建邺的百姓们,自然不好把他们全杀了。

    濮阳元再次站出来说:“只有杀了岑昏,前线将士才能更好的为陛下守卫吴将士啊。”

    濮阳元这一句话,更是直接把杀岑昏和大吴的存亡绑定在一起了。

    这也让孙皓不得不让步,下令处死了岑昏。

    要说这个岑昏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些口头上自诩为国为民的群臣…也不一定就全是好东西。

    杀了岑昏,他们的目的达到了,这才开始准备御敌之事。

    有的则是提议效仿昔日的刘禅,投降。

    孙皓自然不愿投降,提这个建议的人直接就被孙皓罢免了官职。

    要是放在以前,孙皓绝对会直接杀死他,可不会只是罢免官职这么简单。

    孙皓派大军去抵御王濬,同时下令调回周处。

    之前孙皓就已经听岑昏的建议铁索封江了。

    不管有没有用,孙皓也要一试。

    ……

    三天后,晋朝,京师洛阳。

    司马炎看着杜预送回的战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

    “哈哈,好啊,杜预、王濬、李羲应记大功一件,出师大捷,西陵攻克。”

    司马炎第一时间召见群臣,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们。

    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一个月了,六路大军也就李羲、杜预以及王濬这边有点进展。

    司马炎高兴之余也没忘记正事,下诏给杜预和李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