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全家齐上阵
干完了活开始收拾院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院子里就连走道都得加点小心,不知哪一下子绊到土坯上,还是土堆上,锹和二齿子也是胡乱的扔着,这要是谁踩上可是麻烦事。大体上收拾了一下。不影响走道就行了。
第二天哥俩早早的起来收拾院子。昨天晚上已经大体上收拾了一遍碍手碍脚的地方,现在院子里再乱,东西是有数的,没用多长时间就收拾利索了。哥俩把外面的土堆开始往里面倒腾,一个用锹往筐里装,一个挑起来就走。四个土篮子轮流的转着圈,人没有闲着的时候。到了招呼吃饭的时候,院子里算是利索了。
哥两个看着屋子里面留的茬口,萧海说:“这两道墙可是慢活,单坯跑的,砌的时候可得加点小心。尽量砌得直一点,一个是好看,再一个也是结实,省地方。”“这两道墙不着急,有功夫就弄点。”“上大梁要费点事。”“家里人手少,到时候一头一头上吧,稳当点,正好有两个大铁桶站在上面还能省点事。”“晚上回来砍几个木楔子,到时候把大梁掩住,别万一滚动下来再碰着人,那就麻烦了。”
趁着闲空赶紧打好了苇帘子,又准备好了木板子,钉子,买了几大捆羊草到时候苫房用。在单位又借了两个大铁桶。
星期天很快就到了。人们在院子里把该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天大亮的时候开始上大梁。
一边两个人,都用着搬杠,两边一吆喝,就放到了担在铁桶上的跳板上。掩好了,稳了稳神,换上抱杆,还是两人一头。
大姨夫对萧湖说:“去把爆竹拿出来,把那块红布也拿出来。
萧海把红布系在了大梁上,四个人又准备好了。大姨夫喊道:“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响起来。大姨夫喊:“上梁!”
先让大姨夫那边往起抬,萧湖和孝理帮一把手。因为使用的是抱杆,可以不断的往高了抬,不一会就抬到了房山上,落实了,用木楔子掩好。两个小伙子回到了萧山这一边,那边的两个人还是用抱杆擎着。四个小伙子也没费什么事就把大梁放在了房山上,然后规整了位置。
姥姥,大姨,萧山妈,两个妹妹都高兴地看着,笑着,就像迎接新媳妇一样。
安静下来,萧海再一次校正了立人的位置,没什么问题。按着立人的坡度开始往上上檩子。这就轻省了不少。完毕之后萧海又上到房山上,挨个校量着尺寸。萧海没有下来,让下面递上来两块准备好的跳板。萧山也上去了,他站在南墙上,萧海站在递过去的跳板上。两个人一边钉着下面递上来的椽子,一边往前导着跳板。姥姥在下面看着都眼晕,一个劲地喊:“可加点小心啊。”喊了好几遍,萧海有些心烦了,生气的对姥姥喊:“别喊了,还让不让干活了。”姥姥不得不停住了嘴。张了几次也没有喊出声来。大姨夫说:“操这心干啥,他们也不是不会干。”
萧海把椽子钉在大梁上,萧山把椽子钉在檐板上。很快。有胆量的人干这活是很快的,胆小的人一个是干不了,另一个就是勉强的能干也式提心吊胆哆哆嗦嗦的特别慢。
同样的方法,也是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北坡铺好了。
那些七长八短的木板子也不需要好看的难看的,能扔都扔了上来,这个活没有规矩,随便的钉,尽量密实点,只要看得过去就行。但是块数多,也是费了不少功夫。
两个人终于从房上下来了,两条腿都麻了,坐在椅子上歇了好一会。
歇够了,喘够了,开始堵房山上的豁口,这可是个慢活,有的还得用瓦刀砍一砍,要不然塞不进去。但用的坯是有数的,一边就那么二十多块,很快就完事了。开始往上铺苇帘子。底下的一层是标准,以椽子探出来的长度为基准。又重新挂了线,齐齐刷刷的铺完了第一层,再铺第二层,铺第三层。铺完了第三层也就到了房脊。前后尺寸都一样。下面的人用宽板子找着有些不太整齐的檐子,拍拍打打。在地上看边缘整齐的就跟一趟线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