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炮兵来了-第3/4页



  

  尤其是秋粮,用当地老农的话说就是,活了一辈子了,就没遇到过这样的丰年。

  

  粮食收成好到什么程度?地瓜、苞谷等粗粮的平均亩产高达五百斤,家家户户几乎都收了三千多斤粗粮!

  

  还有小米、春小麦等细粮的产量也有三百斤。

  

  根据统计,卧虎山根据地三万户约十二万口,秋粮一共收了七千多万斤,人均收入秋粮接近有六百斤!

  

  九公山根据地面积更大,人口更大,秋粮直接上亿斤。

  

  两大根据地的秋粮丰收,向抗日民主政府缴纳的公粮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按照抗日民主政府制定的阶梯税率,户收一千五百斤粮食以上按百分之五纳粮,现在卧虎山根据地几乎每家每户都超过最高线。

  

  也就是说,新二团光是公粮是收了四百万斤。

  

  四百万斤是个什么概率,按照八路军一天两斤的定量,可以供一万人吃半年多,反正新二团是怎么吃也不可能吃完。

  

  所以现在,孔捷除了关注浮亮山那边的战局,就最为关心公粮的征收以及收储。

  

  看到关大山兴冲冲进来,孔捷问道:“老关啊,各区各乡的公粮全都征收上来了?”

  

  “团长,你就放心吧。”关大山拍着胸脯说道,“将近四百万斤公粮,都收上来了,父老乡亲缴纳公粮不要太积极。”

  

  孔捷道:“那你可要把粮食给藏好了。”

  

  “当然。”关大山说道,“就储存在卧虎山要塞的地道最深处。”

  

  “那就好。”孔捷给自己点了一锅烟,感慨道,“欸呀,咱们八路军自打来到山西,都是饥一顿饱一顿,但今年终归不用饿肚子了。”

  

  “何止不用饿肚子。”关大山兴奋的道。

  

  “还可以养好多猪,明年就能吃上猪肉。”

  

  “那不行,拿粮食喂猪会遭天打雷劈的。”孔捷骂道,“多少兄弟部队还挨着饿呢,就说咱们晋西北吧,浮亮山根据地遭了鬼子扫荡,今年的秋粮肯定是欠收了,接下来肯定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咱们得拿出多余的粮食接济浮亮山根据地。”

  

  “啊?”关大山道,“团长,你打算白给独立团粮食啊?”

  

  “要不然呢?你还想怎么样。”孔捷说道,“独立团今年的情况肯定会很糟糕,这时候我们能帮一定要帮,区区一点粮食又算得了什么。”

  

  关大山说道:“团长,这可不是一点儿粮食。”

  

  “几百万斤粮食也不算什么。”孔捷瞪着眼道。

  

  话音才刚落,门外忽然间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老孔,你小子口气见涨啊?几百万斤粮食都不放眼里。”

  

  伴随说话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新二团团部。

  

  “老曹?!”孔捷脸上露出错愕之色,“你怎么过来了?”

  

  敢情进来的,是三八六旅炮兵团的团长曹三连,四方面军老战友。

  

  曹三连给了孔捷一个强而有力的熊抱,又说道:“这次来的可不光是我,我还带来了三个九二步兵炮连!”

  

  “三个九二步兵炮连?”

  

  孔捷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新一团和新二团为什么跨不过同蒲路,只能眼睁睁看着近卫第二师团展开对浮亮山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炮兵!

  

  如果有炮兵,同蒲路封锁线对他们来说就是筛子!

  

  当下孔捷兴冲冲地冲出团部,抬头看,果然看到一溜的骡马正迤逶而来。

  

  粗略的一数,至少也有一百多匹骡马,十二门九二步兵炮,再就是炮弹,曹三连少说也带了一千发炮弹!

  

  孔捷兴奋的道:“老曹,旅长让你来的?”

  

  “废话。”曹三连没好气地道,“要没有旅长的命令,我能来你们晋西北?”

  

  顿了顿,又道:“旅长其实是担心独立团,虽然说独立团从来没有在电报里叫过苦,但是旅长知道李云龙这狗东西的德性,等到他叫苦的时候就晚了,所以让我带着三个九二步兵炮连过来支援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