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韩成再次剧透,朱元璋懵了!-第5/9页



    不仅每天有早朝,还重开了午朝。

    并且,很快又开了经筵侍讲,用来填补早朝和午朝中间的空隙……”

    “去他娘的!”

    朱元璋啪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个混账东西,一天天都在那里开朝会议政。

    从早到晚能商议出来个屁!

    他这是勤政吗?

    他这是瞎勤政!

    做的都是无用功!

    有些事情需要百官商议一下,但更多的,都需要他这个做皇帝的亲自拿主意。

    朝堂之上人多嘴杂,随便一个事儿,都能有许多人给你各种的扯皮。

    商量半天,也商量不出来个鸟来……”

    朱元璋太清楚这些朝臣们是什么德行了。

    就他这种开国帝王,还是不时把官员砍上一批的那种,朝议之时在不少事情上,尚且还有人唧唧歪歪。

    就更不要说到了后来的那些帝王时期了。

    朱见深后来不怎么上早朝这事儿,他从韩成的口中也听说了。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从朱祁镇之后,朝堂之上文官的势力太大。

    是各种的限制皇权,想要干实事,施行皇帝的权力,总会有人跳出来拖后腿。

    所以很多事情,朱见深干脆都不拿到朝堂上去说。

    直接自己就给办了。

    不上朝和不勤政是两个概念。

    结果到了这朱佑樘倒好,上早朝那叫一个勤快。

    只上早朝也就算了,还把武朝也给开了。

    就这还害怕耽搁时间,中间又硬塞个经筵侍讲。

    这岂不是一天到晚,天天和那些朝臣们商量来商量去,各种的空谈了吗?

    时间都给浪费到了这上面。

    看起来一天天很忙,也特别的勤劳。

    而且天天都在忙国家大事,可实际上却没什么效果。

    大部分做的都是无用功。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性子,做事情雷厉风行。

    执行能力特别强。

    最烦的就是各种的长篇大论,说了半天讲不到重点。

    办实事的能力没有,张嘴便是满口空话。

    要不然那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人,也不会被他嫌弃成那样。

    现在听到朱佑樘竟然是这样勤政的,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真想给这不孝子孙两个大嘴巴子,让他好好的清醒清醒!

    别被那些文官们给忽悠傻了!

    这些文官们,最喜欢的就是皇帝,给他们商量事情。

    和他们商量的越多,他们的权利就越大。

    真正有利天下的事,很少能施行出来。

    很多有效的政策,都推行不下去。

    甚至于根本就通不过。

    只这一点儿,就把朱元璋听的怒气上涌。

    怪不得这家伙统治的时期,能被人称为弘治中兴。

    还没有人说他坏话。

    合着他这中兴,都兴到文官身上去了!

    韩成看看朱元璋的反应,心道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