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访临川王-第2/2页



  大不了割地求和,暂时息兵,好腾出手来处理“家务”。

  如此,亦不需要应变,恭奉圣驾回京便是,剩下的事就是人家父子之间的事了。

  于此之外,便妙不可言了。

  梁帝父子刀兵相向,任何一方最终胜出,于他皆无害。

  若是两败俱伤,梁帝还不幸崩于内战,南梁皇位便距他不过咫尺了。

  总之,拖是他最好的应变之道,也许还能拖出一个皇位呢。

  规劝、制止太子?

  他是不会做这种事的,不煽风点火就不错了。

  这就是一个坐等捡漏的主儿,缺乏担当的勇气。

  估计梁帝就是站在那让他砍,他多半会选择等待梁帝或气死、或老死,也不敢动手的。

  “拖?太子殿下已是箭在弦上,如何拖得?

  殿下,再拖下去,大梁将无力回天矣!”

  厉维钧被临川王的不温不火,气得面如猪肝,一片紫红。

  他已然顾不上尊卑,直斥临川王,希望临川王能认清形势。

  梁帝正在淮南苦战,若任由太子肆意行事,一旦太子僭越登上皇位,势必会置梁帝于死地。

  须知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存二君。

  届时,腹背受敌的梁帝,必然难逃一死,京营精锐亦将随之覆灭。

  京营精锐尽丧的南梁,就是想偏安江南,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北魏兵锋必乘势渡江。

  虏骑蹂躏江南,南梁将万劫不复,天倾东南!

  作为南梁的忠臣,梁帝倚重之肱骨,厉维钧岂能不怒?

  “厉尚书,言过其实了,不至于的。”

  临川王也不气恼,仍是一团和气,似乎根本意识不到迫近的国殇。

  “你!”

  厉维钧再度气结。

  手指颤抖地指着临川王,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殿下,厉尚书也是心忧国事,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周刚峰适时出面打圆场,他心里的焦急丝毫不亚于厉维钧,只是不想与临川王弄得过僵。

  毕竟他和厉维钧二人之力,不足以应对眼下京中的局势,能否阻止太子,希望还要寄托在临川王的身上。

  《梁书·武帝纪》载曰:

  刑部尚书厉公维钧、御史中丞周公刚峰,联袂谒临川王,临川王明哲保身,态度暧昧。

                                     .

  闲话风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