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木匠王爷-第2/2页



  萧绍瑜是在未雨绸缪,把握元沐的心态,使和议的小船可以颠簸却不会翻。

  梁帝久历邦交,自知九郎之意。

  战马交易最大化,符合南梁的利益,也是他之诉求,自当无有不准。

  若错过了这次,再想从北魏手中交易上万匹优良战马,那是不可能的。

  能换到手的,只能是一些参差品,很鸡肋的,鲜卑人可不傻。

  骑兵乃当世最强兵种,优良战马储备便相当于核武库。

  武器贸易常见,核武器交易却难得一见,甚至几乎没有。

  我有你没有,这才叫战略核威慑。

  你有我也有,这叫从实力地位的角度出发,你没资格跟我装逼!

  梁帝自然也能理解到这层。

  除此,萧绍瑜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只要元沐希望不崩,此役终将以签订新约收官。

  也就是说,大战已无,济阴重建工作可以提前布局了。

  据他估算,和议需历时两个月才是最佳达成时间点。

  既可尽换魏军战马,又能赶在秋收之前,稳定秋粮征收。

  然此役始于年初,身处战区的济阴,全郡农田根本无法播种。

  少数播种的,也难免遭受兵马践踏。

  萧绍瑜要与天争时,举全郡之力尽快补种,尽量确保来年百姓口粮。

  他的发展思路,是立足于自力更生。

  外力不是不能借势,能借他会借的,但那是靠不住的,比如南梁朝廷。

  梁帝也没有余粮,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考虑朝中派系林立,他能争取到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政策扶持。

  至于含金量,梁帝有心则多少会有点,派系倾轧过激则无异于空头支票。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

  北魏势弱,南梁诉求正当,元睿根本没有反驳的理由。

  他一边请元沐差人去洛阳请旨,一边率北魏和议使团前往睢陵。

  萧绍瑜则仅是给坐镇睢陵的李东阳去了封手书,本尊并未起驾,仍驻梁营。

  他猫在营中做木匠呢。

  青史之中,大明天启帝木匠皇帝的尊号,要让一让了。

  他只能是史上第二位杰出的木匠皇帝。

  雄踞榜首的大佬,不好意思,早他一千余年,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亲手刻字成版。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雕版刻字,灵活用之,实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留名青史。

                                     .

  闲话风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