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元沐行险



"                                                                                “殿下,燕城那边只留五万人马,怕是挡不住陆虎吧?”

  杨彦超说道。

  对元沐的及时来援,身为部将的他自然是感激的。

  否则以其麾下余部五万人马,对阵十余万梁军,无疑是吃力的。

  甚至有覆灭之危。

  须知此刻的梁军,已然集齐京营六军之四,妥妥的南梁主力。

  何况还有梁帝亲临阵前,携胜之梁军,士气必然达到顶峰。

  杨彦超甚至一度产生过退军的念头。

  可以说,元沐的到来,给了他再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然而五万偏师,能抵挡得住南梁双壁之一、素有“陆虎”之称的陆瀚洲么?

  透过与萧锋的交战经验,他觉得似乎不太可能。

  而且固守燕城的柳世权,也不可小觑。

  一旦陆、柳联手,偏师被破便毫无悬念。

  届时,北军将面临腹背受敌之境,杨彦超不无担忧。

  年逾五旬的元沐,对麾下爱将能想到这步,是欣慰的。

  只虑胜,而不虑败,终是无法成为名将的。

  纵然悍勇无双,亦不过莽夫尔。

  然而行军布阵,有正亦有奇,并非一成不变。

  元沐更是深知虚实之道。

  他笑了笑,淡然说道:

  “想必陆瀚洲,也是如是想法。

  其人用兵素以持重著称,故能屡屡阻挡我朝兵锋。

  胜虽少,亦鲜有败,确是难缠的对手。

  然兵者诡道也,本王偏偏行险,趁其犹豫不定之际,先破梁帝大军!”

  言毕,他布满皱纹的脸庞,浮现出胜券在握之象。

  情绪亦渐有激昂,遂指点江山:

  “待到彼时,挥兵西进,本王将擒虎之功赏赐于你!”

  确如元沐所言,陆瀚洲可败偏师不假,却必旷日持久。

  无疑,时间站在了北军一方。

  玄机点破,杨彦超当即会意,疑云尽去。

  心中豁然开朗,他慨然应诺:

  “谢殿下赏,末将必擒之!”

  实际上,元沐兵行险招,除了兵不厌诈之外,还有着不可道破的苦衷。

  淮水粮道,屡遭梁军水师袭扰。

  虽然短期之内尚不至于断粮,却是不得不早虑之。

  除却战损,北军尚余近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无异于天文数字。

  何况杨彦超所部之粮草,已入萧绍瑜之手。

  于北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摆在元沐面前的局势是:

  顿兵坚城,大军对峙,粮道堪忧。

  若是不能出奇致胜,久耗之下,北军必败于粮草不济。

  故元沐行险,实孤注一掷也。

  要么大胜奏凯,要么还军淮北。

  梁军可拖,他却不能。

  现在,险招已出,便无反悔之可能。

  若瞻前顾后,再行分兵,回援燕城偏师。

  只能暴露己方的战略企图,促使陆瀚洲提前醒悟,全力围歼偏师。

  若久战不克,陆瀚洲同样会识破他的瞒天过海之计。….

    换言之,集中兵力,从速力克梁帝,是元沐唯一的胜算所在。

  据此,他最关心的是,对面梁军营垒之内的情况,遂出言征询:

  “梁帝可用之兵几何?可虑战将几人?”

  梁帝亲至,梁军主帅自然非其莫属,此事无须询问。

  除此,领兵之将是否能征,所辖之兵是否惯战,便是影响交战胜负的主要因素。

  于元沐而言,这是大战之前必须了如指掌的敌情。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担心自己掌握的敌情已然过时,或者并不全面。

  故特意询问杨彦超。

  毕竟身处睢陵战场的杨彦超,对当面梁军要更了解。

  “萧锋已被末将重创,月内应无法出战。

  梁将之中最可虑者,当属范雍。”

  杨彦超回道。

  想起自己被范雍追击的狼狈,他便带着浓浓的恨意,说出了范雍的名字。

  追击途中,二将曾短暂交锋。

  正值锐气的范雍,无可争议的略胜一筹,这便是杨彦超心中的隐痛。

  他有意再战范雍,扳回一局。

  他的心中同样清楚,萧锋已老,范雍却是正当壮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