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信-第2/3页



    不行,自己得马上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念头一起,高湛当即就要招呼亲信卫士开溜。

    好在河间王高孝琬及时出现,终于将他劝下。

    “至尊,段公虽未虑及周人迅速如此,然段公所言周人之短,其实并无差池。”

    “至尊此时万不可弃城走!”

    “至尊若走,则兵失勇气,晋阳破矣。”

    “且晋阳四周,已有突厥与周十万之众在侧,至尊走,恐为其所虏获,其实甚危。”

    “赵郡王善抚兵士,不若命其调度,必使军容严整,士气不失。”

    “若如此,则敌虽以十万之兵尽数攻我,亦必不能克。”

    “敢请至尊从之。”

    高湛思虑再三,终于点头,赞成其事。

    与此同时。

    晋阳城外,突厥汗帐。

    “阿兄,你前时既言绝不可助周人攻破晋阳,方才却又为何要允了那周人杨忠,后日助其攻城之事?”

    地头可汗对阿史那燕都方才的作为颇有不解,是以杨忠甫一离开汗帐,他便兄长发问。

    “阿弟,而今我与周人既为盟好,自然和当助其攻战。”

    “此便是汉人所谓之信义。”

    说到这儿,阿史那燕都赤红的脸颊上闪过一丝玩味。

    “然而攻战之胜败,并非人力所能预定。”

    “人力既不能预料其最终胜负,则其最终胜负,便要仰仗汉人所谓之时运。”

    阿史那燕都见地头可汗的脸上已露出恍然,便继续言道。

    “我今已守盟约,助其攻战,这便是有了信义。”

    “来日我请周人援手,则周人便不可不援。”

    “然而灭齐于我不利而有害,是以,我虽助周人攻战,然不助其胜,但助其败。”

    “届时,则我可言,此败系周人恶运,与我何干。”

    言及此处,阿史那燕都复饮了口酒,于汗位之上哈哈大笑了起来。

    “况且,我突厥如今虽言强盛,各部落中,阴蓄异志之人其实非少。”

    “我亦可借此败,用齐人之刀,为我除之。”

    “如此,则我胜亦为胜,败亦为胜。”

    “此为胜败之道,阿弟当思虑之。”

    地头可汗听了兄长这许多言语,却还是未能全然明白兄长的谋略。

    是以此刻,他只是敷衍赞道。

    “阿兄智虑深远,弟实不能及。”

    阿史那燕都见他言行,已知晓他并未全然理解自己话中之意,只暗暗叹了口气,道。

    “罢了,等后日战阵之上,阿兄便教你如何取败。”

    天嘉四年(563年)十二月三十日。

    辽东,平州,任安郡。

    这是北新罗大军被陈军围困在山岭之中的第八日。

    派去探查小道的兵士又一次无功而返。

    新罗王异斯夫坐在火堆面前,明明温暖的焰火近在咫尺,他的心里却只感到冰凉。

    “王,周围山岭上,可用来取火的木材不多了。”

    麾下将领的言语更让异斯夫如坠冰窟。

    一万五千新罗兵加上三千土人仆从叛军,一共一万八千人的队伍,每日为了取暖而消耗的木材,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数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