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帝王-第2/2页



 既如此,而今你王号已去,私土已无,朕便恕你死罪。

 陈蒨渐渐对这新罗王失了兴趣,便道。

 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太子以为,如此人物,当于何处处之啊?

 他却是对一旁侧坐的陈伯宗问道。

 臣以为,新罗王向以幼弱临国,天资必定聪睿,而今都中有道人欲求神仙之道,合九转之丹。不若使新罗王从之修道,已明全身之理。

 陈伯宗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将新罗王送给了王大炼丹师。

 新罗王以为如何?

 陈蒨凝眉望向新罗王。

 金彡麦宗闻言身躯一颤,而后拜服言道。

 圣天子气量宏伟,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小臣颇好仙道,正宜为此事。

 新罗王退。

 皇帝陈蒨问陈伯宗。

 奉业以为如此亡国之君,如何?

 太子沉默良久方才答道。

 而今天下,周齐与我,三家并立,若不励精图治,用心国事,或将终不免为亡国之君。

 以儿见之,君者人也,天下者公器也,君为持天下公器之人,为君不可不慎之又慎者也。

 皇帝深然之,然后问。

 新罗王既无失政于内,何以亡国?

 太子不能答。

 陈蒨叹息言道。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来日奉业为君,必知,万般皆失,而兵权不失,则万般皆不失。

 而若万般皆得,而兵权不得,则万般皆不得。

 陈蒨起身,执陈伯宗手,于御座上,郑重言道。

 此为帝王之道。

 伯宗慎勿忘也!

 否则,无关国之盛衰治乱。

 恐若今日新罗王。

 天嘉三年十一月。

 新罗王入建康,陈帝去其爵号,敕书封为太一窥妙先生,入其于玄真观下,为道士,食禄六百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