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向南-第2/2页
王公既有此意,孤必不惜财货,惟愿王公烧炼之时,多为记录,清理条陈。苟若不得金丹,亦可使后人少行曲折。
陈伯宗还是得提醒他多做记录,万一哪天这位大炼丹师配出了火药,却身死道消,自己的投资,便就打了水漂了。
殿下佳意,远智必不辱命。
王远智和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一样,对于炼成外丹,成仙得道,有股谜一般的自信。
马公意如何?
陈伯宗目视迟迟不言的最后一位隐士马枢,希望从他口中得到肯定的答复。
可惜马枢终究令他失望。
诸经浩博,枢只见其一端,实无心世事。
前时天子征枢为度支尚书,枢辞不就任,实非自高。
枢之志,但在皓首穷经,老此林泉而已。
马枢言辞恳切。
看来是个真正的隐士。
陈伯宗心中一叹,只得从之。
天嘉三年(562年)五月。
陈太子伯宗亲谒茅山,访林中高士。
于道遇巫媪,太子与从人皆讪笑其言,未意后竟皆验。
是月。
玄真观立于建康都下,其观主宗道先生臧矜多授经义,都下信道之人于是渐众。
是月。
晋安太守毛喜,上书自兼东宁县令,募丰州贫民二千余人,乘大舟,浮海,欲南渡流求。
毛喜与其民约法,凡采金所得,九分入官府,一分入私囊。
当此之时,市金一两,便值万钱,丰州之民皆贪其利,于是群情踊跃,往流求采金者甚众。
晋安外海,马祖港。
毛公,舟将发,雨将至,入内室暂歇罢。
府吏见天色忽暗,恐大雨将至,而太守毛喜仍立于甲板,便来劝其往舟中避雨。
舟将发,向何处?
但见毛喜手中抓着一个布包。
那布包之内,只是其眼里那片大陆之上的泥土。
禀毛公。
舟将向南。
向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