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赋诗横槊上,铁马荡金戈-第2/3页



    曹氏子弟中于边关立功者,已有七八人之多。

    而曹家年轻一代最是出众,有“曹家玉树”美名的曹淑。

    正是家族极须的文武全才。

    凭藉一首征战诗的惊人造诣,将来必然于边关战场上大放异采。

    如此前途无量的人才,如今已堂而皇之地站到了黄慧代表的校尉府一方。

    这对声望和影响力于同窗中素称魁首的沈明烛眼中,无疑等同公开的挑战。

    众人的酒意均已醒了大半,探头望向沈明烛如何反应。

    当中也不乏有欲开口为其解围之人。

    只是见沈明烛毫无困囿之色,目中神采依然,便凝神静待她有何对应。

    但听沈明烛话声清朗:

    “以曹师弟之才,若在司隶校尉麾下必能大展所长,使我司州一带重见平静光景。”

    “我只恨在朝中未有职事,没法为曹师弟铺平为官路途。”

    黄慧微微一笑:

    “沈师姐倒不必为此费心。”

    “将军已下谕令,明日起征辟曹师弟为从军司马,为虎贲卫赋征战诗以增其猛锐。”

    “其实以曹师弟于诗道上的造诣,一人可比千员兵将。”

    “若不是怕军中老人不服,曹师弟又怎会由将军身边最低的职位开始任事。”

    “先生,将后院那柄纯钢马槊取来,好等贵客们一见曹师弟的杰作。”

    枯瘦男子点头,走进后院,不久后即捧着一支二丈来长的钝锋马槊步出。

    马槊连同长柄在内的每一寸都涂得光滑,显然是礼仪用品,而非真正上阵杀敌的兵器。

    槊柄刻有二字篆字:杨独。

    这个名字,陆观似乎在哪里听过,但又没有太深印象。

    黄慧看似不经意般说道:

    “这是司隶校尉亲赐兵器,用作奖赏在下斩杀鲤王的小小苦劳。”

    “如今经由曹师弟开笔,这杆武器无论以文或武作为标准。”

    “绝对也可以当作新进武夫的入职奖励了。”

    沈明烛轻抚过槊柄近锋处浮现白玉之气的文字。

    收起五指时,指缘已被文字透出的金戈杀伐气刮出浅浅血痕。

    以从没上过战场的文人标准,曹淑的诗作可算惊为天人。

    不是兵家修士之身,却仅凭磅薄文气幻化出铿锵杀意。

    这正是五德文气高度凝聚后的真正妙用。

    将仅存在于文字或想像中的“意念”化为现实。

    佳才天成。

    沈明烛对声名甚佳,态度温和的曹淑微微一笑:

    “师弟才华果然卓绝。”

    “只是杀伐之事,脑内想来和亲眼看见相比,所得的感悟终究是有所不同。”

    “我自东海归来后,已久不写征战诗,今日只怕要为曹师弟破例了。”

    说罢,翻腕自袖底取出一根青玉为杆的短笔。

    点水为墨,就欲以一己文才表现出对曹淑的碾压优势。

    不然难以避免在座众人向校尉府越发归心。

    虽然亲自下场,有胜之不武的嫌疑,但沈明烛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

    温乔确实有点诗才,但一手字写得甚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