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木罗汉替身法



"                                                                                大掌柜顾全义立下规矩甚多,当中便有一条。

  凡是僧人道士,请求挂单。

  只要付出了相应代价,又有空房剩余,就不得拒绝。

  这些出家人不比寻常修士,往往身怀因果。

  与他们结下善缘,绝不是坏事。

  陆观原身曾问顾全义,随便让不认识的人住到店里,不怕东西被偷光?

  那时顾全义只故作高深,竖指指天。

  “若在别处,冥冥中的因果之力或许制不了他们。”

  “但这里是天子脚下,抬头三尺,自有神明。”

  陆观摇了摇头。

  对于这个世界,尚有许多地方是他没曾搞明白的。

  他低眸瞧着残缺木罗汉。

  有些话,游方僧人虽未明说。

  姑且算是懂行的陆观,却大致能想得到。

  僧人既信木罗汉怀有神异,想将其转手,首选决不会是自家这敝旧铺子。

  洛阳城中自有金玉楼、白帝阁两大行内魁首,财雄势大,会出高价收购神异之物。

  僧人来到这里前,想必早就到过两家问价。

  却被两家鉴定木罗汉无甚灵异,不肯入手。

  “竟然把这儿当成收破烂的……”

  陆观嘴上抱怨,眼中却有喜色。

  木罗汉本身,或许确实没甚特异。

  然而其中蕴藏的仙痕,可不是一般的鉴宝手段能分辨得出的。

  蓝光自木罗汉中升起,剎地里涌进眉心。

  陆观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只见已来到一处破庙里头。

  庙中供桌前坐着一个小沙弥,贼兮兮的双目正注视着自己。

  “他……能看到我?”

  陆观悚然心惊。

  好在片刻之后,便发觉小沙弥的目光朝向的并非是他。

  而是他身旁佝偻着身形,专注雕琢着木像的瘦小老人。

  雕佛老人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深重宛如刀痕。

  瞧着手中未成品时的目光,平静得似已忘尽世间繁嚣。

  种种前因掠过陆观脑海。

  某个距今不太遥远的过去里,羌人又一次起兵反汉,掳掠边地,西疆之民散入中原。

  益州某座深山中的一座古寺,居山水地利免于兵祸。

  僧人们于深山苦耕积下些许余粮,时常下山救济无依民众。

  也曾仗不弱武道修为,击退侵入中原的羌兵护一方平安。

  某日,捡回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男孩。

  在寺中剃了度赐了法名,算是为人丁单薄的古寺续香火。

  小沙弥年岁渐长,经书不会念,拳脚也不精。

  终日只知与几个差不多岁数的同门嬉戏游玩。

  寺中长辈们见他性子惫懒,不学无术,既是生气又是担心。

  直至某一日起,他们发现小沙弥不再终日到处乱跑。

  虽然仍旧早出晚归,却起居定时,也不再落下寺内诵经习拳的功课。

  是随着年岁渐长,终于懂事开窍了吗?

  此刻的陆观,却见证了小沙弥在僧人们视线以外的奇遇。….

    深山久为佛家修行静地,荒废的寺院很多。

  这日,小沙弥如常地乱跑乱闯,不意跑进一座已被人所占的荒废寺院。

  寺中老人见有稀客到访,不曾分心旁骛,仍是全心神地雕着手中木像。

  三两刀轻描淡写,便是一座垂目罗汉像栩栩如生。

  他虽不理小沙弥,可小沙弥旁观着这默然而沉闷的过程,目中却有光芒跃动。

  深山中殊少玩乐,小沙弥又是自幼家破人亡,连寻常小孩玩耍的木马、木车也从未有过。

  老人雕刻的罗汉像,似乎会是颇为有趣的玩具。

  他见老人不置可否,大着胆子伸手碰向老人脚边的成品。

  结果下一眨眼,天旋地转。

  啪!的一声,小沙弥便摔在了自家古寺大殿里头。

  正抱头呜咽不止,忽然注意到了甚么,止了哭声,跌撞着奔往佛坛。

  只见得坛前松软泥地现出一个空坑,坑中所埋,却是与雕佛老人作品一般无二的木罗汉像!

  陆观瞧着那小沙弥面色阵青阵白。

  可从惊惶失措中回过神来后,却如发现新奇玩具般狂喜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