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易筋锻骨,兵家武修



"                                                                                陆观眉心忽感一阵剧痛。

  眼前光景虽只是剑上仙痕所化幻象,然而杀伐煞气太重,非身无修为,精神薄弱的他所能承受。

  似是触发了保护天仙鉴主人的隐藏机制一般,他眨眼过后,已来到某个偏僻乡镇的坊市之上。

  其时,铁剑还是那柄铁剑,却佩在一位修为未成,名声未显的青衫游侠腰间。

  游侠胸藏韬略远志,却未得其时,眉眼沉重有忡忡之色。

  他手按剑柄,眼神复杂。

  就在片刻之前,屠夫的儿子领着一众青壮截住了道路。

  这些人都出自淮阴著名的修行家族,屠夫更是本地数得着的武修强者,镇里头的小霸王。

  他们看不起家贫的青衫游侠,将他团团围住,逼迫他作出选择。

  若不怕死,便挺剑刺穿屠夫胸膛,不负了腰间三尺青锋剑。

  要是怕了,也无妨,从屠夫胯下钻过去就是。

  陆观在旁冷眼瞧着,心想若是自己,恐怕决不能忍。

  秦律虽严,触之则死。

  但此时的韩信身上也有修为,杀人过后,并不是没有侥幸逃脱的可能。

  换作是一般浪荡江湖的游侠儿,胸中一口气为重,生死可如浮云轻。

  士可杀,不可辱!

  然而兵仙心中大志,重若泰山,胜过尊严,胜过名声。

  只为一身兵法韬略,将来能有实践之时。

  屈膝忍辱,受尽讥嘲之际,铁剑始终佩于身侧。

  也正是同一柄剑,成为了点兵台上号令万军的兵仙剑。

  陆观目光恍惚,回到现实,有点讶异地凝视着手中古剑。

  以兵仙后来的实力地位,世人想必皆以为名震天下的兵仙剑必是神兵利器,剑锋一挥,百兵辟易。

  却是决难把这口无甚特异之处的铁剑,与昔年的兵仙联想到一起。

  可若这剑真是凡铁,又怎能历经八百年而不朽,剑煞至今犹存?

  岁月的骤证,往往最为公允。

  昔日欺辱韩信的青年们早已名姓不存,湮没于历史长河。

  兵仙之名,却成为了这片大地上兵家之道所能企及的巅峰。

  陆观手执一柄兵仙剑,历岁不朽,无坚不摧。

  剑上仙痕化作天仙鉴上古剑图,奖励玄字三品功法,兵仙锻体篇。

  兵仙诀是兵仙手着经典,兵家史上位列前五的神功。

  传说修兵仙诀有成者,用兵多多益善。

  意念到处,百万之众如臂使指。

  已然远超一般修士徒逞自身勇力的层次。

  此乃灭国术,亦是屠龙剑。

  可惜兵仙功高难制,葬身深宫,兵仙诀连同大量兵家顶尖功法从此绝迹。

  陆观得到的部份,仅是兵仙诀中的锻体法门,因此只被定为玄阶奖励。

  然而对目前的他而言,却是足够有余了。

  世间修行之道五花八门,大体分为武夫、练气士两类。

  前者修奇经八脉,炼筋骨体肤。….

    后者建三大洞府,养五行之气。

  相互鄙夷,水火不容。

  修炼门坎较低的纯粹武夫,自认为练就一身神力归己,所修亦是大道。

  故常自称武修,意指与别家修士,并无高下之别。

  与之相比,需要天赋、资源、明师等诸般苛刻条件方能入门的练气士们。

  则瞧不起徒具蛮力的武修,并不把纯粹武夫,视为与己同等的修士。

  当然,前者数量既然远胜后者,是王朝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朝廷自也不会在明面上提倡这种歧视。

  是故设立武院,招揽天下强者,对武夫和炼气士给予相同厚待。

  虽然陆观听顾全义提过,当今的武院高层当中,至少有一半是练气士而不是武夫。

  言归正传,世间修行,虽分成两条大道。

  兵家却是其中异类。

  玄阶、黄阶之时。修行与寻常武夫无异。

  练刀使棒、打熬筋骨,配合真气修炼内壮躯干,外炼体魄。

  直到冲击地阶之时,方转向练气士蓄天地灵气,养三大洞府之路。

  既降低了入门的门坎,又结合了武夫肉身强横和练气士神通强大的优势,可说是世间第一流修行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