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请君入瓮



次日,陈启来到了吕布军中。

 这便是子启,昨夜感温侯之恩德,便顿首乞令:军前效力。陈宫含笑着看着自家儿子。

 哦,公台之子忠心可鉴,那便先做个执戟郎,就先委屈陈公子了,待有了军功,再行迁升,公台,你看如何?大帐正中,一位中年男子望向左侧。

 陈宫拜谢温侯!

 陈启拜谢过后,这才敢望向主位:持剑而坐,一双铜眼直视,面露微笑,着淡蓝袍,右手按桌,虎背熊腰状。

 这是一个唯恃武力,好功喜利之辈,陈启心中暗道。

 陈启走出大帐,便见尘烟四起,一队队骑兵正在大营疾行穿梭,左行至营后,左右各立数十草人,马上将士皆左右引弓,十中七八

 又见两队举盾士卒缓步向前:进!进!进!

 随后左右冲出一队弓弩手,皆取两支羽箭,搭弓而射,第一队举盾士卒立马将盾立在地面,半跪侧立,第二队举盾士卒高举盾牌,将盾牌立于地面盾牌之上

 噔!噔!噔!

 羽箭无一例外,全部被挡下。

 陈启再往左望,两队士卒赤膊上身,皆口含短刃,从望楼顺坠而下,一触地面,里面投出短刃,中于前方草堆,随后从腰间取出另外一把短刃,冲刺前行

 最后,陈启将目光停留在走过来的随军主簿,拱手道:在下初至军中,还望大人多多指点!随后,将一包财物暗递主簿袖中。

 主簿似笑非笑道:陈公子见外了,在下职责所在。

 随后便带着陈启领了一套上好的护甲。

 数日后

 陈启站完岗后,回到自己的军帐,已经是子时。

 看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陈启简单洗漱了一下,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躺下。

 这几日的巡逻站岗,初步熟悉了岗位职责,也就是只要踏实干着,两年后,自己就能由执戟郎升至牙门将,正式进入将领的行列中,但是,两年后,曹操军便会攻破濮阳,自己只能随着吕布往逃徐州,挣扎几番,被于禁擒获

 时不我待,陈启想到这,就再也睡不着了。

 德不配位,必遭灾祸。

 吕布是守不住兖州的,这个兖州牧,本来就是仓促而就,如今曹操一时势弱,军中文武皆喜不自胜,骄兵必败!

 濮阳破后,吕布军实力大损,遁走徐州后,便再也压制不住诸将的异心了。

 想当初,吕布诛董卓,为西凉军所恶,与王司徒死守长安数月,最后被李榷郭汜联手击败,出逃长安。

 投袁术,袁术忌之,投袁绍,共伐黑山军后,被袁绍所不容。

 要是再次遭遇大败,吕布军将一蹶不振。

 长安!长安!只有打回长安,击败西凉军,并州狼骑的那份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才能得到化解,解铃还须系铃人。西凉铁骑的凶悍并不是没有缺点,只有让并州军看到击败西凉军的希望,才会找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可是,现如今,要想让吕布轻而易举的放弃沃土千里的兖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陈启,决定从军中将领寻找破局点。

 第二日

 陈启来到高顺营中

 传闻高顺治军甚严,法度刻板。陈启也不奢望能够见到高顺笑脸相迎。

 军中将领中,要说最不好相处的,公推高顺。此人整日练兵,每战必前,不喜饮酒,沉默寡言,但对吕布数次进言,皆不纳,却忠心如一。

 吕布出五原郡时,高顺便侍其左右,为之效命。吕布知其忠,而恶其直,只令他练兵作战,再无其他。见有人来到营帐前,护卫持戟道请出军令!

 陈启哪有什么军令,便望向营内,高声大喊陈府陈子期奉家主之令前来拜见高顺将军!

 左右护卫低声怒道军中喧哗者,杖三十!正要押着陈启前去行罚,传来声音。

 请!

 陈启挣扎脱身,走进了大帐。

 这是一个久于行伍之人,身高七尺,腰背巨阔,面色黝黑,着甲而坐,正视道陈公子请恕在下着甲不能行礼!说着便站起身来,半拱手望向陈启,继续道军令如山,陈公子是奉陈军师军令而来?还请出示军令!

 陈启不由摇头,果然是个呆板之人,此刻不能激怒高顺。

 陈启半跪道还请高将军救我!

 高顺不禁大感疑惑,军师之子不说无人敢得罪,更不至于有人敢谋害吧?

 陈启心下一横,附其耳细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