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京中趣谈
清晨,还未升起的太阳透过云层洒下一抹柔和的阳光,照亮了整个训练场。
庄户们早早就从家里起来,排列在广场之上,因为有了昨日的准备,今天的队列是有模有样。
“全军听令!”
“左!”
“右!”
罗华按照习兵要求,认真开展着训练着眼前的乡兵,按照杨鸣的请求,不会放水。
大景朝因为以武起家,且目前周边还是强敌环伺,所以对乡兵的训练还是比较重视的,可以说把乡兵这个大群体当做了总预备队。
朝廷对于这个总预备队的要求很是简单。那就是,能够闻令而行,知进退,懂号令。至于更深层次的战阵配合,多兵器运用等都暂不涉及。
说是简单,但对于平日散漫,没有深层次军事素养的庄户来说,要掌握这些技能,那半个月也过得紧紧张张。
好在杨氏农庄,还有原来退伍的伤残军户作为支撑,也不至于乱做一团。
“庄主,习兵所需要的长棍都准备好了。”
虽然是很简单的习兵,基本的兵器还是需要的,最简单、最常见的木棍作为长枪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在习兵的训练之中。
只是一般各地的习兵都会省略武器,最多也就做做样子,像杨鸣这样,专门提前准备好的还是头一个。
“嗯!马老,你没事了,就在这盯着训练,看看罗什长他们还需要什么。再有就是认真找一找好苗子,我自有安排。”
杨鸣对于农庄目前的防卫力量很是担忧,下一步农庄的各种发展,必然会引起一些势力暗中窥视,早做防备还是没错的。
大景朝虽然禁止私人武装,但简单的护院还是允许的,最多就是不能着甲,不能配弩,如果有其他铁器,则需要及时报备。
“食堂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鸣提到的食堂,是从小院划分出的,随着招工人员变多,后期扩建的,但现在习兵期间,杨鸣为了更好训练,承诺进行管饭,那就需要进一步扩大了。
“庄主放心,这俩天的食材已经准备好了,后续会陆续运抵。目前正在加紧砌筑灶台,中午吃饭一定赶得上。”
“人员呢?不行把巧儿她们分出一半人,先加入到食堂中,一定要保障大家的饭食,我可是打算加大训练的。”
杨鸣不放心的叮嘱道。
在杨鸣的观念中,一件事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尽可能去做好。
“好的,我回头就去准备。”
“再找几个女庄户过来做饭,巧儿她们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回头还是要去采摘菌菇的。”
菌菇的售卖,在福伯的操作下,已经出现向好的趋势,各个王公贵族都是不差钱的主,凭借售卖豆芽打下的基础,各府很快就知道了售卖菌菇的存在,接下来就是府内饮食结构的缓慢调整,正需要时间,更需要菌菇供给的稳定。
售卖菌菇的钱财略超豆芽全盛时期的收入,达到日入一两,再加上豆芽的收入,农庄每日进账高达1300文,这也是杨鸣开始考虑更多招工的原因。
“好的,我尽快去找齐女厨娘!”
以往的习兵,只都会负责几个官兵的伙食,有些庄子会专门安排一到两位厨娘,所以厨娘的征召大家都很容易接受,而且庄子还会管饭,一定会有很多人参加的。
“这些厨房设施建的坚固些,厨娘也尽可能留下来,总之我要留下这个大食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