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闲言碎语-第2/3页



    唐仪的钱袋里装着三两银子,是七里溪的族老们要求分给她的补偿费和抚养费,唐仪打算靠绣花攒多一点,到时候把孩子带到县城里住。

    由于刘安陆考上了童生,跟着村里的老童生学习便学不到什么了,于是许月美从公中取了三两银子,让他去县城里的吴秀才家里学习。

    唐仪笑道:“不如我在吴秀才家的附近租个小院子,给弟弟洗衣做饭也方便些。”刘安陆听了眼前一亮,忙不迭的说:“这可太好了。”许月美却瞪了刘安陆一眼,扭头对唐仪说:“你哪来的钱?省着点花吧!免得把他伺候的太好了,惯出来一身臭毛病。”

    唐仪低声说:“正好我也想去县城住段时间,开开眼界呢。我这里有一些钱,加上我还会做上等的绣品,倒是能在县城里定居下去。”

    看着刘安陆紧张兮兮的样子,许月美叹了口气说:“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去吧。过不下去再回来便是。”读了几年书的刘安然也柔声说:“妹妹,弟弟,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唐仪对刘安陆问道:“你什么时候去县城读书?知不知道去哪里找房子?”刘安陆一脸心虚的低下了头道:“我三天后就得去了,平时吃住在老师家,所以不懂这些事情。”

    刘安然笑道:“你这臭小子,读书读的不通实务了。妹妹,不必担心,我去帮你把事情处理好,你在家里等着就是。”

    许月美瞪着刘安陆说:“你师父那么好,包吃包住,何必让你姐姐过去伺候你?”刘安陆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并不是想让姐姐过去伺候我,我只是想让姐姐陪着我。我第一次去县城,举目无亲,心里有点害怕。”

    唐仪笑道:“娘,你也不必教育小弟,我陪他读书只不过是顺带的一件事罢了,其实是我自己想去县城见识见识。”许月美听了,神色缓和了下来,对唐仪说:“在县城待着不顺心就回来,不必伺候你弟弟。他一个大男人,也该学着自己洗衣服了。”

    第二天,刘安然就坐着刘喜叔的驴车去了县城,然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一脸高兴的说:“妹妹,我在吴秀才私塾附近的胡同里,租了个两室一厅的小宅子,一个月需要650文,我给你垫了三个月的,你们快搬过去住吧!”唐仪便从钱袋里掏出来二两银子,就要递给刘安然。

    刘安然一脸严肃的推拒了,说:“说起来也是当哥哥的没用,让你给家里花了不少钱,连累的你在婆家那里不受待见,哥哥都记在心里。这点小钱就当哥哥还给你的,不必给我了。”

    见刘安然的态度坚决,唐仪无奈的把钱放了回去,柔声道:“哥哥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我们兄妹二人还说什么还不还?”刘安然挠着头憨笑道:“是哥哥说错了,妹妹不要放在心里。”

    此时,许六娘已经产下一名女婴,名叫刘春花,此时正抱着刘春花喂奶,看到这一幕不禁笑道:“咱们刘家的氛围真好,小姑子是个大方人,夫君也厚道。”唐仪说:“嫂嫂忘了说自己了,若没有嫂嫂的大度和支持,我们兄妹二人也没有如此和睦的机会。”

    听到这句话,许六娘脸色一红,意味深长的说:“妹妹亲自把我接了回来的,我心里感激极了,哪有不支持不赞同的道理?”原来在许六娘的心里也有一个账本,第一笔账就是唐仪买她的五两银子,如今已经划去二两了,还有三四两呢,以后嘛!来日方长。

    唐仪倒不希望他们夫妻二人记得那么清楚,她坐在刘喜的马车上,笑着对刘喜说:“刘喜叔,这几天真是麻烦你啦!我打算给您买一坛酒,又担心您更想要银钱,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刘喜听了,笑的很慈祥,说道:“我买来驴子就是想让它干活的,天天在圈里闲着算什么?你们已经给了车费了,什么酒啊钱啊的,就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