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并非处处顺遂!



    城郊到内城,差不多有十里地,至少要走一个多小时,坐马车的话会快很多。

    但每天楚铭都坚持两条腿走路。

    除了锻炼以外,他更享受沿途的烟火气。

    扛着铁锨锄头去挖水渠的农夫。

    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的小贩。

    牵着骡马大声吆喝驱策车队的行商。

    再加上稀稀落落地炊烟,叮叮当当的驼铃,恍惚间楚铭像回到了自幼长大的乡间。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伴着清风,楚铭轻声哼唱着,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等到了内城,感受又自不同。

    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呼喊声,欢笑声,偶尔掺杂着父母收拾孩子的呵斥声及哭啼声,那种繁华热闹一下子就扑到了怀里。

    “慢点跑,小心跌倒。”楚铭抓住一名六七岁大小的孩子,随后又冲追着他的几名孩子笑骂道:“又起迟了吧?看先生怎么收拾你们。”

    几名孩子也不怕人,又或者早就认识,吐了吐舌头,蹦蹦跳跳的跑远了。

    “挨几次板子就再不敢了,黄老夫子还是心太软。”旁边屋顶上有人接过话头,然后道:“楚哥儿上直去啊,不急的话搭把手,帮我扶下梯子。”

    “趁着时间早,换了几张瓦片,不然漏起雨水,实在难受。”

    这人下来后,钻入屋子,取来蒸饼非得塞给楚铭。

    “张老哥,不用客气,我已经吃过早饭了。”楚铭摆手拒绝,迅速离开。

    “是楚哥儿吗?你该留人吃顿饭的,这孩子心眼好,和衙里其他人不一样。”

    离的远了,楚铭还能听到张老哥媳妇埋怨的话语,不过对此也就笑笑,些许小忙,往往顺手的事,不值当什么。

    “热腾腾的水晶包。”

    “新鲜出炉的鱼香饼。”

    “祖传秘方腌制的咸鱼,搭配黄米粥,养胃又管饱。”

    “还是胡饼配餺飥吃着舒服,中午一顿都省了。”

    “算了,烧饼豆浆拢共才三文,多出的晚上整条鱼,撒上茱萸,烤着吃,它不香吗?”

    “那倒也是,咦?楚哥儿,吃了没?面条?你这体格能吃饱?来来来,这个拿上。”

    刚还嫌早饭贵的,见楚铭过来,立刻就要请客,得知已用过早饭,立马打包了份鱼香饼,甚至还有人包了条咸鱼送过来:“今天好歹得拿上,不然往后咱们就谁也不认识谁了。”

    “各位,好意心领,我这去上直,总不能大包小包拿一堆吧,你们,实在给太多了。”

    楚铭告饶,好说歹说,才从市集走出来,然后飞快冲过长街,来到了县署。

    “楚哥儿每日从集中路过都快成咱郭北县一景了。”

    “你以为楚无忌的名号是假的?”

    “江湖上只有认错的人,绝对没有叫错的外号。”

    无忌,为古时有名的君子,仁义无双。

    用“无忌”二字为名号,自然是美誉,不过楚铭乐于助人,好打抱不平的事做的也多了,就看街坊邻居,市集上摊贩对他的态度便可见一斑。

    “王虎,马勇,今日是你们俩人上直?吃了没?”

    楚铭冲衙门口立着的俩人招呼了声,随后道:“我记得王虎你家中有事,前些日子马勇陪你还专门回去了趟,怎么样事情解决了没,现在可安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