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唐的商船扬帆起航了
    李世民很得意,快秦皇汉武先迈出这一步。
    至于打破坊市格局,李世民还没打算开这个头,不过东西市开市时间倒是可以提前两个时辰。
    延长开市时间,效果果然很显著,光长安县西市收上来的税就比上个月多一成。
    这效果拔群,李世民立刻会意后面宋朝未大一统为何还那般富裕了。
    大唐税收单一,商税占比并不大,但好在大唐建国不久,皇帝大权在握,真要下定决心做什么,谁都阻拦不了,不像李世民的儿子处处受制贞观老臣。
    李世民没有大改动,坊市制度是他和他爹最自豪的制度,别看发展到后面不合时宜,唐初这个战乱后人口大减的年代是最好的制度。
    大量人口汇聚在长安城,才能集中全国力量发展长安。
    现在才贞观六年,有的是时间改正,对了,最好弄明白后世高产粮的来源,十多亿人口,光靠这片土地如何养得活
    大唐才养了不到半个亿,就已经很吃力。
    别催了,新一期视频来了,今日主题“士农工商”中永远被忽视的“工”。
    光幕白纸黑字中“工”字放大,其他三个字散去。
    士农工商,古代四民,出自管仲管子小匡,本意是四民分业好管理,不知何时成为阶级划分。
    先秦之前只有四民说法未有固态阶级之分,吕不韦一商人可成为一国丞相,这是后世朝代不敢想象的,何时开始打压商人汉朝开始。
    独尊儒术后,话语权落入儒家人手里,别看儒家有分支,相互打出狗脑子,可对维护自己利益时那是一致对外。
    士农工商,光从这四个字就能看出阶层之分,士为知识分子,儒家最大期望,士大夫与皇权共治天下,在宋朝实现了,士大夫拿到话柄,疯狂打压武人,也造成了华夏历史罕见的软弱王朝。
    宋的一众士大夫不乐意了,丘八如何能与士大夫掌有同样权利,不怕重复唐朝武夫安史之乱
    将农排在第二也很简单,天下最多的就是农民,哪怕是如今的我们也是农业大国,再给几条农民可以翻身的通道,安抚好这个最大的群体国家就稳了,这就是科举制的目的。
    工这个阶层在古代是匠人,在某些朝代一度被列为下九流行业,工我们等一下再具体说,先说说排在最后的商,儒生为何将商排在最后,阶层甚至低于工,其实很简单,商人有钱。
    有钱足以改变命运,跳跃原本的阶级,可惜这个通道在独尊儒术后被儒家给砍断,商人哪怕富可敌国,不允许穿丝绸,后代不允许参加科举,总之全方面限制这个阶级,排位甚至排在存在感极低的工之后。
    再说说四民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工”,什么是工,狭义指工匠,广义连墨家都能容纳进来,可惜历朝历代重道轻工,从未重用过工这个阶层。
    光幕出现明
    亮工厂,那机器不断生产的商品,还有那一颗爆发的蘑菇云,导弹、航母等等。
    这些都是工的力量,古人崇尚三皇五帝时期的小康社会,但是真让他们回到那个时代,肯定不愿意,因为生产力低下,从锦衣玉食生活回到石器时代,无人能适应。
    秦朝能够伐六国,若跟汉武帝时期相遇,必定不及汉朝。
    刘彻眉开眼笑,一拍桌子,“说得没错”汉武大帝就是比秦始皇强。
    已经灭赵国,一步一步走上大一统的秦王政一身威严越发重了,他看着光幕不置可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