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赐姓 你竟不听本宫的话吗?……-第3/7页



    谢及音轻敲金磬,侍女们传上菜与酒,席间云袖相接,中庭又起歌舞,气氛十分融洽。

    宴饮至半,酒酣意足,谢及音突然提议要大家赋诗寓景,请众人评判,出色者可讨赏彩头。美酒、美人、美景当前,大魏文人最爱吟诗咏赋等风雅事,谢及音此话一出,赢得一片赞同。

    杨守绪之子杨伯崇先站出来作了一首咏雪,他的诗中规中矩,略显匠气,喝彩声稀稀落落,谢及音赏了他一壶金华酒。有他热场,之后的几位公子咏雪的咏雪,咏梅的咏梅,各有特色,谢及音也分别赏了几盘酒菜。

    此时王六郎站出来,朝谢及音一揖,谢及音撑额笑道“倒不知王六郎诗画双绝。”

    王六郎道“珠玉在前,不敢托大,不过是为了酬谢殿下款待。”

    他的诗是作在纸上的,推盏之间一挥而就,草书和润风流,书法之妙,倒盖过了诗作本身的内容。

    诗作被呈到谢及音面前,她细细欣赏了一番,感慨道“王六郎此作倒把前作都比了下去,你作得这样好,本宫若单单赠壶酒,反倒显得慢待了你。你自己说,想要什么赏”

    “我可以自己选赏赐吗”王六郎温和一笑,望着谢及音道,“我想为殿下作一幅画。”

    闻言,谢及音笑了笑,“你这赏讨得不小,当本宫府上没人了吗七郎”

    一直侍立在她身后沉默不言得裴望初上前来,“殿下有何吩咐”

    谢及音曼声道“你也来赋诗一首,若将王六郎比下去,本宫就不赏他,改赏你了。”

    裴望初抬眼与她对视,谢及音却笑着移开了目光,他看见她端着酒杯的手在极轻微地颤抖,那容色灿烂的笑,也像是画在脸上的一般。

    她仿佛在极力忍耐着什么。

    裴望初轻声问道“殿下真的要我赋诗吗”

    “谁不知裴七郎工于诗赋,江左莫逮,”谢及音露出几分颐指气使的情态,对裴望初道,“你不仅要作,还要压过王六郎,否则本宫不仅不赏你,还要罚你。”

    裴望初缓缓垂下眼,“好。”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裴望初身上。

    对于他从清贵士子堕落为皇女待诏的经历,有人痛惜,有人感慨,有人不屑。但是对于他的诗作才华,无人会置喙他是否担得起“倾魏阙、冠洛阳”的赞誉。

    裴望初的诗赋以论玄、山水居多,以清新自然见长。他的老师货泉居士袁崇礼曾称赞他“风骨清峻,篇体光华”。

    可是谢及音却说道“今日美景、美酒、美宴都听腻了,你且看看眼下还有什么,咏点新鲜的来听听。”

    裴望初不解她意,“请殿下指题。”

    谢及音扬眉笑他不解风情,当众勾着他的衣带将他扯过去,她靠坐于软垫上,为了让她够得着,裴望初只能屈膝跪坐在她面前。

    她似是喝醉了,脸上三分薄霞,笑倚入他怀,轻佻地勾起他的下颌,吐气如兰道“蠢吗,本宫要你咏美人。王六郎作的是君子诗,本宫要你作宫体诗。”

    宫体诗多写男女秘事,以轻艳浮靡见长,常流传于青楼红院中聊以助兴。

    闻言,纵使裴望初如此沉得住气的性子,亦眉心一蹙。

    “殿下,您醉了,不妨就此离席休息吧。”裴望初尝试劝她。

    “你竟不听本宫的话吗”谢及音轻声调笑他,“莫非还当自己是清高难折的裴七郎更低贱的事都做过,几句诗,莫非能折了你的骨头”

    她似温香软玉卧在怀,轻言轻语却如刀子般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