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店



    南方的三月,小镇里飘着雨。

    姑娘坐在米店门口,右腿搭在左腿上,用手撑着下巴,眼睛直直地看着过往。

    街上行人很少,偶尔有背着旅行包的过客路过,门前的柳枝又一次垂下来,一片叶子偶尔被风带下贴上姑娘的额头。

    一阵恍惚姑娘才反应过来,男生走后,两个人在院子里一起栽种的葡萄已经足足成熟了三次。

    (一)

    姑娘自小打镇子里长大,小城不大,自己家的米铺基本上就供应了全镇的粮食,家里重男,生活基本上以弟弟为轴心,为了给弟弟赚学费,姑娘就只能在父母渐渐忙不过来的时候辍学来到店里帮忙。

    父母一直关心她少,说是关心的少其实也就是不像对弟弟那般嘘寒问暖百般呵护,重男轻女也是相对而言,毕竟无论如何那还是自己的亲闺女,平时除了照看一下店里的生意也就是在生活上照顾一下弟弟,家里条件好,上个世纪电视剧一般的苛刻狗血桥段还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姑娘是典型的南方女孩,眉眼清秀,肤如凝脂柔荑皓腕,秋水般的眸子映衬着南方诗画一般的山水,简单的马尾甩在脑后,一身淡绿色的碎花连衣裙,南方姑娘的温润如水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姑娘十八岁之前从来没出过小镇,却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小店的生意被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儿打理得井井有条。

    南方古香古色的小镇多美景,春秋正是旅游的旺季,良好的游玩儿环境使得镇子里的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姑娘家的米店也是生意极好。尽管如此,小镇却依然保持着它古香古色的传统,街上见不到车水马龙,也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灯红酒绿,夏天傍晚一家人坐在门口乘凉摇扇的情形依然随处可见。

    姑娘成熟却也单纯,十八年来从未踏出小镇一步,直到遇见那个男孩儿,那个来自省城,神神秘秘却又阳光清秀的男孩儿。

    (二)

    父亲突然告诉姑娘家里来了个打工帮忙的人,说是打工帮忙,其实家里也只是提供了食宿和寥寥无几的工钱。那是姑娘第一次见到那个男生,干净立整的短发,纯白的T恤,牛仔裤配上运动鞋,耳朵上挂着一幅耳机,脸上从来都是好像很淡又好像很腼腆的笑。

    男生在小店里一待就是几个月,姑娘问男生来自哪儿出来干嘛,男生只说家住在省城出来放松顺便试着独立,男生二十出头,却总是喜欢叫她“小师姐”,姑娘说自己家里也没有传承的手艺干嘛要叫小师姐,男生只是笑笑指着收钱的柜子说你已经教会我很多了。

    姑娘一直没明白,镇子里有打首饰的银铺,有招学徒的面点铺,有那么多能学到独立的手艺的地方男生干嘛要来自己家的米铺,况且家里给的工钱还没有别人家给的多,每每问到这个问题男生也不回答,只是笑着指一下小店的招牌。

    直到后来男生送给姑娘一个礼物,一个很精致的MP3,拴着粉色的细绳挂在脖子上,里面的第一首歌,那首歌叫《米店》,姑娘才明白,为什么男生这么喜欢自己家的米店。

    姑娘叫米糖,叫不好就变成了“蜜糖”,听起来甜腻腻的,男生叫顾枫,清清爽爽的名字,以至于男孩总是拿名字和女孩开玩笑,而当米糖每每微皱眉头沉默不语的时候男生利马就会慌了手脚,赶紧赔笑打哈哈哄女孩儿开心,每次换来的都是嗔怪和白眼。

    顾枫喜欢唱歌喜欢听歌,耳机从来不离开耳朵超过一尺距离,那把从省城带来的木制吉他弹出来的民谣总让米糖觉得扣人心弦,好巧不巧的男生还调的一手好酒,龙舌兰调出来的“玛格丽特”让这个小店人气瞬间翻了几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