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哈尔滨-第2/3页
老妈总是劝我早点睡,我也想,但始终很难做到。
写《愿风景》的时间多了很多,但大多时间都是话憋在脑子里,很少流出来。
关于青春的部分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日记,那些能分享的心情,絮絮叨叨又乐在其中。
NBA2KOL是唯一一个我从高中玩到大学毕业再到工作的游戏,想起了大学在宿舍组团玩游戏的时光。我从来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是浪费,如果回想起的话,那也是关于哈尔滨的一个记忆。
突然想起那个第一个在学校和我道别的人,对于那些说了再见还能一直联系的朋友,我一直相当庆幸。
玩游戏的时候喜欢听好妹妹,《一个人的BJ》、《晚风》、《谎话情歌》。脑子里满满都是在学校田径场的看台上,一边抽烟一边吹着江风的画面,矫情,却又无法避免。
去年六月,回学校做毕设的时候,一个人跑去江南的一个小酒吧听张尧,只为了《萨琳娜》这首歌,可是经历之后又莫名喜欢上他更多的歌,比如刚刚循环到的《我们不知道》。
去年冬天很喜欢《流浪春天的侧记》,天蒙蒙亮的时候赶公交去上班,那时候疯狂循环这首歌,每句歌词都是可以分享的、最美的句子。于是想起了离开的公司,和这一年来,陆陆续续分别的人。
音乐始终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总想写一些东西,却又无法表达完整。
这篇文的BGM我选了好久,不知道配哪首音乐,那就像3月17号选的,许嵩的《清明雨上》吧。
那天去车站送老爸回家,心情莫名丧,回去的路上突然跳到《如果当时》,于是把歌单里许嵩所有的歌都翻出来,挨个听。
我喜欢民谣喜欢音乐,手机里所有的歌曲都舍不得删,尽管它们占据内存很大一部分。
在梳理关于哈尔滨的记忆的时候,也想起了中学时代,高中经历的人人事事,还有“花季里我们相知”。
许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吧。
东北的冬天很冷,当时家里距离学校特别近,上学的路上用MP3听音乐,《清明雨上》是经常单曲的歌。脚踩在雪地上吱吱作响,手和脸冻得麻木,却从来不会去想第二天应当如何过。
一直能看到有人说:“自己干过最傻逼的事儿,就是在小时候盼望着长大。”
现在看来一点毛病没有。
因为越早拥有的东西,越难变成永恒。就像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那个吻;就像玻璃弹珠清脆划过的那条街。
我们拎不清长大到底是一个变得贫瘠还是富裕的过程,所以只能在拾起新事物的同时,尽量不去丢掉旧时光。
(四)
我丢掉了很多旧时光,好在还有回忆和文字这样的方式,能把它们慢慢拾起来,然后仔细梳理、再度封存。
我是一个容易自然嗨的人,在群里和朋友聊天能聊得兴高采烈。
这本书我写了很久很久,它们应该是我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光里,串联在一起的记忆,内容独立、情绪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9年年初,因为工作变化,自己的时间多了不少。经常会找老朋友叙叙旧,而在我的同学里,听得最多的声音就是对于哈尔滨、对于学校的怀念。
如果让我再去经历一遍那样的学习生活,我百分之百抗拒,不学专业课以至于差点儿毕业困难绝对不是能让你嗨起来的故事。
那要是让我再去经历宿舍的生活,我一百个愿意。朋友经常和我吐槽在学校无聊,每次回家之后都不想回学校,每次我都暗中撇嘴,腹诽这些货身在福中不知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