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宇航时代-第2/3页



    但到了二十三世纪,人类还没有关于外星人的任何消息。

    既然外星人不来,那就由人类变成外星人飞过去!

    寻找外星人分为两步,一是确定外星人的位置,二是到达外星人所在的星球。

    第一步是最简单的,在第五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已找到了许多颗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指的是与地球类似的行星,而这些类地行星中,有些与地球大小相同,并且处于“宜居带”(指离恒星的距离适宜),这些行星拥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而人类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行星中生命存在的迹象。

    人类也只有着一个办法,毕竟人类没有见过外星人,也只能根据自身为模板,来寻找与自己类似的生命。

    至于如何寻找,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可谓是易如反掌。

    只需在合适的地方设置太空望远镜便可做到,此时人类的科技,已可使太空望远镜精度变高,只要搜索到生命活动的迹象,例如说非自然光线,便可知晓生命的存在。

    很快,人类便找了这样的星球,它距离地球约九千光年的距离,生命反应异常强烈。

    人类为它暂时命名,2号地球。

    这名称是如此的敷衍,其实其中包含深意,对于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当然是那里的智慧生命给自己星球命名,人类只需要跟着叫就行了。

    接下来就是最难的一步,该如何去那么远的星球?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人类,光速是这个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仅能接近、无法超越的速度

    所以即便是现在的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也只是近光速。

    不考虑其他因素,人类要到达那里所需要的时间,将是12912年。

    这时间,对于人类来说太过漫长。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想到虫洞,但这时候的人类已得出结论,虫洞只是以前人类的美好幻想,这是很好理解的,宇宙如此之大,既然无法超越光速,那就想象有这么一条捷径,可以大大缩短宇宙中赶路的时间。

    就算宇宙中真的有虫洞,人类也没办法。

    人类从来没有见过虫洞,也不知道怎么创造,不知它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要到那里去,人类没有虫洞的半点信息。

    总的来说,人类研究出虫洞的可能性,比人类研究出如何把自己打碎成激光发送过去的可能性还低,后者至少还有研究的方向,前者研究都不知道怎么去研究。

    言归正传,光速的不可超越就像一盆冷水,将人类心中刚燃起的烈火扑灭。

    但人类没有放弃,在经过无数人讨论之后,一个笨办法新鲜出炉。

    制造若干小型宇宙飞行器,装载一个智能机器人以及地球的一些数据,目标,2号地球。

    此举,意在先确认那地方究竟有没有智慧生命,有没有交流的必要,不然的话,要是人类跨越数万光年去到那星球,却突然发现,上面的物种跟地球一样也是人类,而且科技还贼寄吧低,这就有点尴尬了。

    一来一回,就是几万年的时间,虽然漫长,但人类可是没有寿命的限制,而他们的能源,也足够用几十亿年之久,时间是一点也不缺。

    这样看来,这个方案貌似是可行的,只需要优化一些别的东西,比方说能源的获取,自动躲避宇宙中的黑洞,以及其他天体的碰撞,等等等等。

    而这个方案,被王智强否决了,他指出:

    遍地撒网的主意是行不通的,我们面对的不是小沟小河,我们面对的是海洋,即使我们把太阳系里的所有物质都做成小型宇宙飞船,在茫茫宇宙里也翻不起一点浪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