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夕阳无限好-第2/3页



受够了什么呢?显然不是张佩纶,想来应该是受够了所谓大家族的虚妄与道德的虚伪,像《红楼梦》中的探春一样,要么希望自己是个男儿身,要么幻想自己出生在一个寒门小户里还能享点家庭的温馨。

爷爷张佩纶是名重一时的文人,但终其一生他也只是个文人,政治上的作为与他的老丈人李鸿章是不可比拟的。

人人都说张佩纶与李菊藕的结合是佳偶天成,张爱玲却说奶奶并不怎么会作诗,存下的一首诗还是经过爷爷润色的。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说她这样舍得破坏佳话,所以写得好小说。

张佩纶去世的时候,儿子张志沂只是个七八岁的孩童,女儿张茂渊两三岁,对他似乎没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李菊藕对子女的培养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个性,乃至后来的张爱玲一切成长的遭遇都与此有关。

一般说来,母亲独自带大的男孩通常性格温顺,敏感细腻,而一手培养的女孩则常有着独立自主的坚强。

关于张爱玲父亲与姑姑的成长,她在自传体小说《雷峰塔》里通过几个老妈子的嘴有过清晰的描写。李菊藕不知出于何种缘故,将男孩当女孩子养,却将唯一的女儿当个男孩子一样散养。张志沂幼年常常穿着女孩子气的衣服,不大出门,有时偶尔出门,清瘦的身子必定挨着墙角走,面色苍白,身形瘦长,仿佛一阵风吹着就能倒了似的,活脱脱一个女子气的男人。

兄妹两个如此不同,这为他们日后因意见不同分道扬镳埋下了祸根。世间万物看起来是那样偶然,因为它只给我们呈现它的结果,必须掰开果子看到内里方能见着那让人疼痛的因。

如果说张佩纶与李菊藕的婚姻还算是伉俪情深、情投意合,那么当年倔强的黄素琼与张志沂的婚姻则是真正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了。黄素琼的爷爷是长江水师提督,母亲是黄

含瑛家从湖南买来的小妾。姨太太出身(touwz)?(com),一生要强?(头文+字小说)?[(touw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com),生怕别人瞧不起。

黄素琼与张志沂定的是娃娃亲,在她还是个幼儿的时候大人们早已将她一辈子的幸福托付给另一个孩童——张志沂了。他们不曾去想黄素琼的未来,反正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也没见天塌了地陷落了。

她与张志沂不同。黄素琼虽然裹着一双小脚,却是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新思想一路过来的,内心清高要强,从不服输,有了孩子之后的她总是对张爱玲说她们那一辈的女人没得选择,想去读书都不能,一心一意地将满腔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我们湖南人是顶勇敢坚强的!」这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生得美丽,在张爱玲的记忆里她的形象永远是朦胧的洋装,还有湖蓝水绿一样葱茏的色彩——如果遗传真有那么神奇,我们也许该感叹,张爱玲终其一生对鲜艳色彩的爱好可能来自她这个学油画的母亲。她晚年在美国的时候,甚至将地板都涂满这种蓝绿色。

也许,那时候的她怀念的是小时候在天津的时光吧,一张她三岁模样的照片,胖嘟嘟很是可爱,剪着齐眉的刘海,端坐在凳子上,母亲为她的照片着色,用的就是那种蓝绿色。

黄素琼的勇敢强势遇上张志沂的温柔适意,原本该是多好的一对璧人。张志沂学识渊博,浑身透露的是中国旧文人的儒雅与闲适,出了名的好脾气。只可惜,他们生错了年代,再不能一如先辈们那样生活。

黄素琼那面的「新」与「强」,与张志沂那面的「旧」与「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思想的交集。他们没法子像过去的人一样,夫妻性格互补地凑巧拼成一个圆。

长大后的张爱玲也奇怪母亲缘何要嫁给父亲,母亲只幽幽地说,你外婆要强好面子,已经定下的婚事如果悔了,岂非要人看笑话?!

是的,旧中国的父母们就是这样狠心,为了所谓家族的荣耀,将儿女们一生的未来维系在某个完全陌生的人身上,他们自己也是这样,摸爬滚打一辈子蹚过岁月的河流,自信靠着一股「摸石子过河」得来的经验完全可以让他们与幸福结缘。一旦过了婚姻那道门,此后流泪还是流血全看她自己的造化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信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