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第一课 什么是思维故事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门课的核心概念:思维故事。(touwz)?(com)

「思维故事」是什么呢?

?本作者黄征宇提醒您最全的《思维改写课:有哪些改变人生的思维方式?》尽在[头?文字小说],域名[(touw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com)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到和想到一件事情或者一样东西的时候,大脑立刻会产生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就来自于一个个「思维故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思维故事」这个概念,我分享一个例子。2018年,受樊登老师邀请,我带着当时刚出版的新书《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上了一个节目。

我当时讲了这么一件事,三个人去餐厅,遇到一个态度很差的服务员。其中一个很生气,另一个笑着说「小伙子,不懂事」,第三个会说:「他这么做,说不定会被炒鱿鱼啊,我得给他提个醒。」你看,同样的经历,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反应。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观点、想法、习惯和行动背后,都串联着属于自己「思维故事」。它持续地影响着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他人,以及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也就在于拥有不同的思维故事。比方说,有些人小心翼翼,有些人大大咧咧,有的人喜欢打扮,有的人不拘小节,这些都和「思维故事」有着直接的关联。

那「思维故事」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类的进化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祖先拥有的是一个爬行动物脑,而现在的理性思维,其实是源自于后来进化出的「智人脑」,也就是依附在「爬行动物脑」上的一层皮质。

爬行动物脑还连通着一个重要的部位,叫做「杏仁体」,它直接关联着神经系统,负责控制人的情绪,像情不自禁、有感而发这种,就是来自于杏仁体的直接反应。

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认识到,人并不是理性动物,偶然有一些情感,而是情感动物,恰好有那么一点理性。

智人脑虽然是高进阶的产物,让人类成为了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但是,它也有缺陷,主要有这么两方面:

第一,反应速度慢;

外界的信息进入智人脑之后,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然后才能给出反应;我们很多时候碰到复杂的问题,都会说:「你等等,让我先静一下,好好想想。」就是这个原理。

第二,非常消耗能量。

人脑的重量,只占身体重量的2%左右,但运作起来,就需要消耗人体接近20%的能量;这点其实大家都有体会。

就好像小时候在学校读书,觉得肚子很容易饿,为什么?因为吸收知识需要全面开启智人脑,这就非常消耗能量。

正因为这两个因素,导致人真正使用智人脑的时间其实并不多。经常用的反而是另外一套系统,名字叫做:Heuristics「启发模式」。这是我们的大脑根据以前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决定日常行为的思路和习惯,然后像存入硬盘那样

(touwz)?(com) 黄征宇保存下来,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大脑只要自动调取出来使用就可以了。

启发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代替智人脑来执行任务。通过它所产生出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先天反应,一种是后天反应。

先天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本能。想象一下,一只老虎正向你冲过来,这时候,你根本不会说:「让我想一想该怎么办」,而是迅速调节到启发模式,要么转头就跑,要么吓得一动不动,要么就和它搏斗。这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一套自我保护程序。

后天反应是外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判断两者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对某类事情的快速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故事」。

可以说,「思维故事」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启发模式。

「思维故事」一旦形成,就会深植于大脑,今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事件,大脑系统就会选择「越过」智人脑,直接产生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