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拯救大兵瑞恩》:美国如何讲述战争与人道?-第3/3页
一千多名索马里死者和19名丧生美军同时被列入片尾字幕,但是,你终究只能把后者的名字详细列出,而前者,依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字。
美国电影工作者没有避讳战争的残酷,但在这耳熟能详的英雄主义叙事里,依然只有掌握话语权的那一方的牺牲者,有资格被大银幕所铭记。
用最符合市场好恶的话术与美学,来表达和建构最符合国家好恶的立场与形象,好莱坞战争片里这种屡试不爽的模式,已经开始被冠以一个新的词汇:商业民族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商业民族主义」的某种经验,已经获得了中国主旋律影片相当成功的借鉴:无论是《战狼》系列,还是《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其实都已经有了一些好莱坞战争片的影子。
这就是我在课程中为大家提炼和总结的,美式战争片对美国价值观的实践方式:让传播和维护人道主义,成为美国参加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也让它成为美国取得战争胜利的理由。
有了这样一种价值观上的保证和自信,无论面对怎样强大的敌人,美国都显得无所畏惧,哪怕这敌人,并不来自地球。
所以,在下一讲里,我们会聊一聊美国电影中的外星人,聊一聊美国人,是如何迎战外太空入侵者的。!
(touwz)?(com) 《开眼看电影: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式三观」》,牢记网址:touwz.com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