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危机四伏-第2/7页
事实证明,沈思逊选对了思路。
二十年多前,秦巡还未做右相、未娶亲之时,曾有一则香艳秘闻——
文昌侯府嫡出的大公子秦巡爱上了贴身侍女计莹,两人暗通款曲,珠胎暗结,秦巡更是誓要纳她为妾,并放言愿为此终身不娶妻。
世家礼法森严,无论是未娶妻先纳妾,还是未娶妻先生子,都是不得了的丑闻。
当时秦巡还未娶妻,此事若是传出,不仅名声受损,难娶贤妻,更会影响未来的仕途之路。是以秦巡的母亲,当时的秦老夫人一面严密封锁此事,另一面称秦巡生病,将秦巡锁在了屋里,自己则亲自处理了计莹的事情。
中间的细节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但结果是计莹饮下了堕胎药,又被秦老夫人转手送进了青楼。
令人称奇的是,这计莹并未自暴自弃,反而似在青楼如鱼得水般,不多时便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与歌喉坐稳了青楼头牌,甚是风光了几年。
而此事之后的秦巡更是绝口不提这段往事,不多时便娶了平远侯府嫡次女、现骠骑将军岑锋亲妹岑氏为妻,仕途之路更是平步青云。
十八年前,老文昌侯与秦老夫人相继去世,在秦巡一步步成为右相,权倾朝野之时,那与他有私情、后做了青楼头牌的计莹也因年老色衰,愈发地淡出了大众的视线,消失在了京城。而红袖楼,也在那之后的一年开张,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如今的头牌青楼。
按说此事到此就应该是完结了,可沈思逊却对这个消失的计莹十分在意。在派自己的亲信陈启做了无数个调查与走访后,他终于从曾为该青楼的龟公,名唤赵方的口里得到了一丝比较靠谱的消息——
那时计莹已经是年老色衰,无人在意,又因早年的风光倍受排挤。青楼女子一向是不由得自己,她虽已没了价值可不得青楼放人,只能于楼中做做杂活,勉强生活,备受煎熬。
赵方刚来青楼做杂役时,计莹刚好是风光之时,在他被别人欺负曾为
君子苏他解过围,因此见她如今落魄,赵方便多加帮衬,算是报恩,久而久之,两人也算是熟识,同病相怜,互相取暖。
计莹消失的前几日,青楼里曾来了一位神秘的不知名的贵人做客,而也是那日之后,他们两个再次相见之时,她对他念叨「她到了该消失的时间了」,又「让他好好保重自己,有事可以去她房间的床榻看看」。
赵方并没太在意这些浑话,可几日之后她真的消失不见,而很诡异的是,青楼并未有人追究,也不曾寻找。
记着她的话,赵方趁无人在意时去看了计莹的床榻,竟然在地下发现了埋起来的百两银币。
因着这笔意外横财,赵方离开了青楼,做了自己的小买卖,如今也算是富足,逐渐淡忘了这些前尘往事,可却始终记得自己欠了她一句感谢。
因着来查访的陈启假称是计莹乡下兄弟家的孩子,祖母病重,临终想见早年离乡的姑母最后一面,故而上京来寻姑母,取得了赵方的信任,末了赵方还拉着他的手拜托道,计莹消失了十多年,若是当真寻得到,一定带来给他这个老朋友见见。
沈思逊几乎可以笃定,那不知名的贵人一定就是右相秦巡,而计莹的消失也绝非偶然。
怎么听,她也不是那种会寻短路的女子。且计莹年老色衰,又无甚生存能力,消失之前却留给赵方上百两银,若非已有退路,实难理解。
如此看来,她许是去为秦巡秘密做什么事了。
可她身无所长,除了侍女,所得经验不过是青楼,难不成这红袖楼是右相扶持、计莹开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沈思逊便以督查之名,前去查了红袖楼的扩建工程,当着鸨母孙妈妈的面,毫无预警地喊了「计莹」这个名字。
前一秒还笑的谄媚开怀的鸨母肩膀轻微一震,笑容似僵在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下一秒看到一个随行的名唤赵冀赢的侍卫出列应「是」时,才似松了口气一般,继续谈笑风生。
她的反应虽然轻微短暂,但沈思逊却依旧是捕捉到了。
一个人即便是换了音容,改了名字,可在冷不防被叫到自小便拥有的名字时,还是会一时愣怔,这便是习惯。
为了进一步证实,沈思逊又故意将话题引向秦巡,聊起大将军商仕泓与右相秦巡不和睦的话来,说大将军仰仗兵权欺人,右相为此受了不少委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