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祸起-第6/13页



商瑾宸点点头,娓娓道,「当时云霞峰出了个自诩『孤世魔君』的魔头,狂言要统一三山五峰。凡他邪教所到之处民不聊生,人人自危。为保国家,祥泰帝的二皇弟,便请旨前往传说中的仙宝之地——三山五峰之内的瀛莱州寻个护国之法。祥泰帝的二皇弟共带百余人进州,最终只有他一人生还,带回了长信玺,保了栖霞国一方平安。」

这这段历史已有百年,很多栖霞国的子民已经淡忘,可商瑾宸是绝对不会忘记。不仅因商家当时奋力迎敌,死伤无数,只余他商瑾宸高祖一支幸存,更是因为他的师父。

鲜有人知,前任国师、飞星阁阁主刘泫霖,正是祥泰帝二皇弟的师侄。

祥泰帝二皇弟李清和,出生时皇宫上有仙鹤萦绕,祥瑞之兆引得仙灵山琴仙派掌门荣散仙人专程前来拜访,称其仙缘甚深,未来将保栖霞国一劫。时任皇帝、李清和的父皇大喜,央荣散仙人将李清和收为徒弟,将李清和送于琴仙派修行。

李清和十八岁时,孤世魔君横空出世,栖霞国君遭其暗杀,祥泰帝临危受命继位,李清和下山回国辅佐,呕心沥血,寻佑国之法,历时两年遍寻不得,最终将目光锁定于传闻中有护国之宝的瀛莱州。

瀛莱州仙宝之地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探寻之人具是有去无回。李清和为国不怕凶险,自请旨至瀛莱州寻护国之宝,率领百众历时三年终得入州,前后耗时共九年。在所有人以为他已不在人世之际,李清和竟独自一人携带长信玺返回。

以长信玺之仙力,栖霞国得以被仙法庇佑,战力剧增,护得濒危的栖霞国乱世安宁。然李清和将长信玺呈给祥泰帝、七日闭关畅谈后,便离了峰,自此行踪成谜,不知所终。

这便是绝大部分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所了解的情况,然而此事却还有些许后续,若非作为刘泫霖的关门小徒弟,商瑾宸也无法得知——

却说李清和离峰之后,便一人低调潜行回了琴仙派。此时荣散仙人已经作古,留书指派小徒弟李清和继任下掌门,但李清和却谦称自己入门甚晚,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是以推了刘泫霖之师父,李清和的大师兄端尚仙人继任了掌门,而李清和自己则孤身进了仙灵山深处隐居,从此不与人交往,亦不问世事。

刘泫霖虽非李清和弟子,但因出自栖霞峰栖霞国,自幼听闻李清和的故事,便多次偷入仙灵山深处寻找拜访,李清和本欲避而不见,因着刘泫霖的执着,久而久之,两人便也有所亲近。

四年后,刘泫霖及冠,李清和将自己耗时四年完成、道尽毕生所学的曲谱赠予刘泫霖作为及冠之礼,只称刘泫霖尘缘未了,而自己则尘缘将尽,这曲谱便是个念想。刘泫霖本未当真,却不想次日李清和当真消失不见,刘泫霖与琴仙派门人皆是遍寻不得。

后刘泫霖携曲谱下山,回了栖霞国,开山立派,以己所学造福栖霞国民,逐渐有了声望,得皇帝信赖,于天顺帝年间被奉为国师。

商仕泓素重刘泫霖为人,刻意结交,而亲历孤世之乱的刘泫霖自儿时便知商家满门忠良,素仰已久,是以两人虽差了许多年龄,可还是成了忘年交。多年未曾收徒的刘泫霖更是破例,挑了商仕泓长子商瑾宸为自己的入室小弟子。

长信玺丢失之后,为保天顺帝不受李洁澔与秦巡责难,刘泫霖将罪责揽在身上,自请罪称己之过,被剥了国师的名头。但刘泫霖却不甚在意,称这些年已过于烦累,想度过一个轻松的晚年,便将飞星阁交予大弟子宫擅后,出京游历了。

然商瑾宸知道,他师父不过是以此为借口,暗自去寻那失落的长信玺罢了。

「正是。」李明曦点头,郑重道,「人人皆知我二皇叔高祖取回了长信玺,救了栖霞国,却不知当年我二皇叔高祖带回长信玺之际,还曾秘密建议我皇高祖祥泰帝组建一暗军,兵权握于己手,必要时可护国本。是以我皇高祖祥泰帝便私下选材组了一支暗军,世代听命于当朝皇帝,护佑国之安危。这是历代皇帝口口相传之秘,襄王与右相也不知。」

「此信内有如何使用这兵符调动兵马的方法,及我的亲笔诏书授权于你出兵。只是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动用过这笔力量,连我也不知,这力量有多强多弱。瑾宸,你可敢赌这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