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庞然大物的威慑力-第2/5页



    两個人又连接到了一起。

    “……”

    赵家的女人……

    张浩南不得不承认,一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于是最终也没有回乡下,索性在赵黛的别墅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周妍姐妹两个到了这里,一起吃了个早饭之后,便前往松江。

    也没有什么腻歪,站门口挥手告别的时候,赵黛又是一副人前端庄的模样,骨子里的魅惑半点流露都没有。

    这次去松江,周妍周姝俩姐妹也顺便去看看“玄鸟文化”在松江开的工作室,她们两个找的事情,就是跟沈锦蛮一起做文艺培训,随着“兰陵王府”二期工程的推进,很多小制作都跑来大桥镇拍摄。

    一是成本低,省钱;二是除演员之外,在“玄鸟文化”这里,其余岗位需求量也大。

    比如说纪录片拍摄,一般除了任务性质的,很少有导演或者制片能自筹资金,通常都需要浪费好多年的事情才行。

    但只要专业对口,投到了“沙食系”所好,在基本科学素养过关的情况下,“沙食系”一年赞助个五六部纪录片不成问题,平均每部纪录片预算是五十万。

    然后根据前期拍出来的样片质量,由“玄鸟文化”组织审验、打分,过关就能再追加预算,质量上乘的话,上不封顶。

    目前“猫猫茶”冠名的纪录片,就是《茶仙的邀请》,其中还用到了“嘁哩喀喳”开发的软件以及各种处理技术。

    《茶仙的邀请》还有多语种配音,所以松江、建康的专业人员,去年开始,也都是赚了不小的外快。

    包括地方方言,比如说闽南话、广府白话,由“紧哥”推荐了几个曾经的“金话筒”级别的老朋友,将来投放的市场,主要就是海外亚太地区。

    这个履历现在还是很重要的,能投放海外市场,算是非常厉害的能力表现。

    也正是因为“沙食系”在文创方面养得起“闲人”,这才让周妍周姝姐妹下定了决心。

    除开本身技艺深造,就是要和沈锦蛮一道,也存点养老钱。

    沈锦蛮在盯着“环珮城”的时候,也确定了建康艺术学院的编舞进修,只不过不是全职。

    “兰陵王府”二期工程的规模明显更大,连带着青龙岗的香火也越发旺盛,搞得法师们苦不堪言,前来进香的香客们,还撺掇着青龙寺搞个逢年过节的头香来拍卖。

    闹麻了的法师们只好向沙城市政府求救,希望封山闭门……

    现在到处都在传,说是张老板发家致富,就是因为青龙寺非常灵验,有求必应的那种。

    再加上之前法师们被张浩南强拉硬拽跑去开光,主打人间处处皆是佛的法师们已经准备离开这烦扰之地。

    反正元旦这天,青龙寺只有保洁阿姨,没有扫地僧。

    一个光头都不在,都跑姑苏静修去了。

    当然了,青龙寺的大巴车,是“玄鸟文化”的文旅专用大巴,法师们想要逃过张老板的“魔爪”,有一说一,还是挺难的。

    产业期望只要有了,资金和人口都会集中,需求也会跟着上来,沈锦蛮和周妍周姝自然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

    实际上松江这边做考级还有乐器培训的老师,也愿意跟周妍周姝姐妹合作,有点“投献”的意思,工作室或者公司是周妍周姝姐妹的,但里里外外省了不少麻烦事儿。

    公司下面挂几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股份可能不太高,但总利润那是相当的可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