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多大福气-第2/3页
“土方量用得大,顺便弄个人工湖,也很合理吧。再说了,人多了,用水量就大。等‘南水北调’得等到什么时候?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应该发挥一下嘛。正所谓‘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我也是打算做一点微小工作。”
“那我有数了。”
作为工业部门出来的工程师,尤其是在冶金工业部之前,长期在钢铁集团的刘福州,对“用水”这个工业环节,是有非常清晰概念的。
他就算不做副市长,去学校做个教授绰绰有余,并且本身也是高级工程师。
所以跟张浩南的交流,三言两语就判断准确了方向。
第一,张浩南的这“五百亿”,绝对不会是给传统重工业用的水。
第二,张浩南带着上头的“私人任务”,并且原计划可能是要放在长江,大概率是指导性的战略规划。
那么毫无疑问,应该是“高精尖”类型的基础科学以及前沿科学相关。
半导体集成电路,这是唯一的可能性。
要不要具体到某些产品上不好说,但有没有具体产品其实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十年五百亿,倒也不算太多。
确实要花这么多钱。
“张总一个人出钱吗?”
“我倒是想呢,刘市长给这个机会吗?”
“……”
战略性的行业,但凡有点追求的官僚,都不要去问是不是集体意志,都会毫不犹豫跟进。
“京城这里呢,大概率会有央企介入。其次就是国计委,我是说京城的市国计委,然后松江市、两江省、岭南省都多少会拿点儿。要不要引入外资,看这次通信展览会的成果吧,反正投这么多钱,是肯定的。”
“张总会背书?”
“京城理工或者京城科大,开个产学研会议,你们市政府来组办,到时候跟我说一声,发言稿不用准备,我有个两浙省的笔杆子,挺好用的。”
“要不要考虑在中关村开会?”
“那要不要我去工人体育场开演唱会?”
“……”
张浩南小小地开了个玩笑,但也没有把话说死,“软件方面呢,松江市有个工业生产上的‘嵌入式系统’项目,我名下有个公司在这方面没啥积累,想学习一下,方便的话,最好请安东省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所一起交流交流。”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京华大学的科研团队,但很可惜,张浩南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很难打动京华大学。
原因嘛,倒也简单,京华大学作为顶流工科院校,不缺经费。
其余工科类大学的经费拨款,大概就是京华大学的零头,能达到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就可以偷着笑了。
所以想要用钱来开路,这是不行的,相关实验室和立项委员会,都不缺那几百万几千万。
因此要谈合作,还想掌握主动权,就得另辟蹊径。
市政府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虽然市政府也干涉不了京华大学京城大学哪怕一根毛。
张浩南对“嵌入式系统”一无所知,但“紫金科技”和“金桥电脑”的生产线上,确实是需要的。
尤其是“紫金科技”的电瓶车自动化实验生产线,包括焊接、探伤检测等等流程,工人的手持终端就需要用到设备,这里面就需要引入“嵌入式系统”。
硬件方面张浩南略知一二,但软件方面,不管是现在还是重生前,都是纯纯小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