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用五个亿捐几辆电瓶车-第2/3页



    不是领先一点点,而是很多。

    二是相关技术购买,主要是海岱沂水重工和两江省彭城重工这两家矿山卡车的电机技术。

    矿山卡车本身就是电驱,油是用来发电的,所以在技术储备上,绝非只有整车设计,在零部件应用技术储备上,也是相当的丰厚。

    有些技术可能看上去落后,但那只是在大型设备上,在机械设计中,一个通用型号的放大、缩小,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当然,偶尔也会有新的惊喜。

    “紫金科技”买来的技术,有的能用在电动车上,有的就不行,不过也衍生出了一些小众的产品,比如两吨的电动叉车,这是“沙城食品”“大桥食品”仓库管理的应用需求,目前只是小批次试生产。

    之所以小批次……没资质。

    基本等同于自己攒了自己用。

    “紫金科技”目前产能就是努力攀上五万辆并且稳住,这样年收入至少就是五个亿,而这,正是虞小龙为什么开始努力奋斗的核心原因。

    可不是只有怕被张浩南暴打,他是真的挣着大钱,并且干干净净。

    奈何这点产能根本不够看,因为今年开始就是长三角地区工资普涨的初段增速,企业遍地开花,通勤压力和快速通勤需求简直吓死人。

    扩大产能就是“紫金科技”现在的头等工作,建康市国家计划委员会给“紫金科技”的建议是争取达到年产三十万辆,这样风险可控。

    然而张浩南在“紫金科技”高层会议就只是竖起一根手指,然后说出了相当豪横的一句话:我说个数,一百万,产能往这个方向去做,散会。

    什么三十万五十万,这不是闹么。

    重生的张老板笃定长三角未来五年必须一年一千万辆的产能,才能满足各大城市的市场需求。

    电动车未来几年,基本都是供小于求的状况,产多少卖多少,根本不愁卖,连小作坊自己攒的都能随便卖,要到长三角地区年产量攀升到两千五百万辆,才算是全国市场基本稳定,这个阶段就是开始拼营销和特色技术以及解决方案。

    别人敢扩的生产线张浩南也敢扩,别人不敢扩的生产线,张浩南还是敢扩。

    重生的就是这么硬气。

    所以在产能爬坡的时候,张浩南依然没有听“紫金科技”智囊团的建议,先停下一部分型号的产能,让渡给市场上的畅销款。

    老子全都要。

    厂房不够就建,地皮不够就买,工人不够就招,这时候舍不得孩子,还想套着狼?

    还别说,张浩南这豪横架势,别人吃不吃这一套不知道,反正“紫金科技”的员工,从高管到一线工人,都是很受用。

    大老板就是牛逼,硬!

    还不是完全体的宇宙行今年也找上了“紫金科技”,大概意思就是可以授信四个亿,基本上就是很好看“紫金科技”今年营收五个亿以上。

    然而张老板没打算借钱,不给好处还想让他借钱?

    建康宇宙行方面也是实诚,表示可以帮忙牵线搭桥,沿江处有一块地,相当不错,还带内外港两个码头,一切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只有很正常的负债。

    然后张老板就给了面子,在建康市国家计划委员会的饭局上,答应了这次贷款。

    宇宙行希望张老板直接干它四个亿,可惜,最终“紫金科技”也就贷了五千万,纯属交个朋友,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