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这是夕阳红(第三更)-第2/3页



    “先扔一百万让和事佬闭嘴,再扔一百万让他们送我们一张‘爱心企业’牌匾。”

    “那剩下的呢?”

    丁永指了指另外一摞文件。

    “一群老瘪三以为家里儿子多就能做‘菜霸’,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两三天就解决了,我们沙城的监控都是全姑苏最少的,他们那里只会更少。”

    “……”

    “受伤的员工,弄个‘辛苦奖’,小年夜我亲自发红包。”

    “好!”

    随后,张浩南笑着问丁永:“丁总,听说最近跟一个缪家阿姊打得火热?”

    “她四十来岁,蛮好。我准备做上门女婿,到时候户口就转过来。”

    “家里人不反对?”

    “我囡不同意,女婿也觉着不好。不过老子又不靠他们养,无所谓。”

    “好,到辰光养了儿子,我请一中副校长过来恭喜恭喜,保证灵光,将来考起一中强化班。”

    六十多岁的老同志要做上门女婿,这合理吗?夕阳红啊,很合理。

    缪家的那个阿姐有过一任丈夫,也是上门女婿,结果很多年前得癌症去世,也没有子女留下,一晃十几二十年,本来也就那样了。

    结果丁永综合考量之后,作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让人做了个介绍,然后就相了个亲,互相感觉都不错,毕竟这位缪家阿姐这么多年门前也没有什么是非。

    本本分分的人,找个退休老干部,没什么不好的。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丁永找了五家埭的道士算了一卦,说是此女旺夫能生儿子,自然是让丁永更加大喜。

    打算过年之前就领证,然后明年摆一桌。

    老同志也是挺讲究仪式感的。

    有了丁永的表态,张浩南当即就表示,明年就把村里那块地拿下,开建经适房。

    不过此事只有他和丁永知道,还没打算公布。

    纯粹就靠经济适用房落户是没啥意思的,村办小学已经申请了扩建,一个标准跑道是肯定有的,外加一片篮球场,分成两个片区,用围栏隔开。

    小学活动的一部分,野球场的一部分,平时也能组织比赛用一用。

    张浩南也参加过两次农民运动会,比赛水平非常有限,也没什么人气,基本上就是找个中学的场地用一用,然后分一点手电筒之类的奖品。

    搞这种东西,在张浩南看来还不如搞一搞重生前黔中省弄的“村BA”,参与度高,气氛热烈,对农民生活热情和食品公司的公司向心力,都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体育活动设施及小学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沙城食品”出个五十万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市政府会根据基层百姓的热情程度匹配补上。

    总投入加起来,已经可以超越一般乡镇中心小学的规模。

    不过教育这种事情,设施投入反而是最容易的事情,有没有钱都是如此,有钱没钱各有各的做法。

    但农村小学老师,正常来说,除了校长,剩下的都是代课老师。

    有时候连校长也是代课老师,谈不上什么正式不正式的,一个月两三百块工资就是烧高香,平时也要种点菜养点鸡鸭鹅,才能平衡开支。

    种下梧桐木,是不愁金凤凰飞过来的。

    但是原先的代课老师,张浩南也没打算一脚踢开,固然有学历和教学水平上的差距,可这么多年贡献,值得一份体面的保障行走在曾经走过的乡间小道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