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继续上网课-第2/3页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蒙毅略微有些了解了思想史发展的一些特征。

结合自己对于当下一些思想典籍的了解,儒家的典籍乍一看上去的确有些散乱,尤其像是孔子的思想,基本都是从孔子日常的一些言行中总结出来的,虽然也能够整理出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礼”,但是并没有像理学这样形成一整套的体系。

不过蒙毅觉得现在的儒学只是没有在形式上形成思辨化的体系,其实孔子的儒学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完善,其内在核心也是形成了一套更加关注现实实际的治国理论体系的。

林老师似乎也发现了自己话里的不严谨,补充说道:“当然,这里只是在说先秦儒学从形式上来看没有形成体系化,并不是说从理论内容上也是如此。”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来探究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经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研究中也重视实验探究的方法。”

“那么程朱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和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实践出真知’是否完全一致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嬴政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格物致知他是有所理解的,简单来说就是探究世间万物,从而获得它们之中所蕴含的理,但是这个实践检验真理,乍看上去他还有些不能区分二者的区别。

林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回答就接着说道:“其实格物致知和实践出真知都是属于一种方法-论,因此我们可以从指导二者的哲学观的不同去分析两者的区别。”

“格物致知的前提是认为理是万物本原,也就是说理是先天就存在的,探究世间万物只是为了找出这本就存

槐根一梦在的‘天理’,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touwz)?(com)

“而实践出真知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总结归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这种规律是经过实践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是从客观存在的物质之中总结出的主观规律,是会随着对物质更深层次的研究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东西。”

?想看槐根一梦的《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吗?请记住[头文字小。说]的域名[(touw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com)

“比如说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就是科学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理论并不一定是应之万物皆准的,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去探索。”

虽然什么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嬴政完全没听过,但是林老师的解释他还是有些听懂了,这其实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那个理论是有些相似的,都是在强调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的区别。

“因此格物致知和实践出真知是有区别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儒家强调的伦理道德秩序,而实践研究是为了求科学之真。”

林老师讲完了探究的内容,继续说道:“朱熹用佛家‘月印万川’的道理来解释理在万物之中的道理,说‘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说明天理就像天上的月亮,映照在江河湖海中,就如理蕴含在万物中一样,其实其本质还是天上的那个月亮,还是天理本身。”

蒙毅听到这里就有点懵了,原本他还听的津津有味,现在怎么觉得林老师讲的玄之又玄了,乍一听好像很好理解,仔细去想却感觉深奥非常,一时半会儿难以理解透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